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63|回复: 0

中国功夫“暴揍”老外,爽呆了?

发表于 2009-12-3 21:10: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面对泰拳王考克莱要“秒杀中国功夫”的狂妄叫嚣,中国武术对职业泰拳争霸赛组委会对外公布:2009中国武术对职业泰拳争霸赛将于下月在广东佛山举办。

   华商报发表李铁的文章:有“中国散打王”之称的柳海龙已经准备随时跃上擂台,他是这样说的:“我会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挺身而出,哪怕血洒擂台也义不容辞。因为‘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信仰。”此话感觉有点耳熟,但却有恍若隔世之感,这种氛围多半是出现在霍元甲、陈真等人为题材的电影里的,怎么都觉得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有点大。说白了,搏击这东西,也就是个不那么正规的边缘运动项目而已,搞得好像一个国家就此将另一个国家彻底征服了似的,似乎有点像小孩子的话语体系。其实,说到底,这只是一桩生意!此类商业比赛在中国也搞过不少了——柳海龙今年初还与“日本武士”伊贺弘治打了一场,2005年还率中国队击败了普京保镖谢尔盖领衔的国际联队。懂行的人士提醒,商业嘛,最终给掏钱的观众一个乐子,再说了,对手可是洋人,不打赢对不起霍元甲以来的心理传统。生意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可以让参与的各方都得利,各取所需。就说这类揍洋人的赛事吧,举办方门票收入相当可观。前两年的“中国功夫对泰国职业泰拳争霸赛”,票房收入就超过了140万。对于柳海龙等中国拳手,当然是名利双收。对于被打的洋人,也是赢家,尽管他们的使命基本都是挨揍。以伊贺弘治为例,此人本来只是一个日本的三流甚至不入流的选手,战绩为21胜10负。中国组办方后来承认,为了宣传需要,其21胜10负的真实战绩被中方修改为2负,并给他戴上了一个“日本KO之王”的头衔。也就是说,本来他在日本国内也就是个经常挨揍的主,到中国来挨次揍又有什么关系呢?出来玩玩,还能挣一笔可观的出场费回去,何乐而不为呢? 掏钱的中国观众也是赢家,赢的是心理上的巨大满足。你想想啊,在受尽了各种外辱和内辱之后,要最爽地找回尊严和发泄仇恨的话,莫过于用最直接最肉身化的方式将一个想象中的“敌人”直接打趴下了。

    小蒋随想:如今拳击、摔角等掐架运动,说好听点是“暴力美学”,说不好听点就是“拳钱运作”。比如,美国的职业摔角,充满了夸张的表演,职业摔角选手其实就是特技演员。至于拳击,昔日的拳王泰森靠揍人与挨揍、甚至咬霍利菲尔德的耳朵赚钱,泰森的经纪人唐金更是“黑”了泰森不少钱。其实,人类的战斗早已进入兵器时代,现代战争交战双方根本不需要面对面,凭借巡航导弹与轰炸机“定点清除”,甚至运用没有硝烟的“电子战”,就能将对手“搞定”。靠拳头吃饭之所以还有市场,原因在于一些人在潜意识中依然崇拜原始野性,肌肉较量令男性血脉喷张,使女性产生对异性的幻想。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长足进步,有相当一部分还是为了实现人性的野蛮与征服。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暴力美学”与古罗马斗兽场的血腥、观众的山呼海啸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国功夫是一种文化。佛家的少林僧人讲究的是禅修,学武术的最高境界是“不动干戈”,以武养德、修身养性。道教的太极拳则是注重阴阳、养生、以柔克刚,同样不是为了打架而打架。再看国家与民族,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与赤裸的拳头没有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