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19|回复: 0

手刃六至亲,追问“自我灭门”

发表于 2009-12-3 21:12: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北京大兴男子家中刀杀六亲人案告破,嫌疑人李磊在三亚突审后被押解回京,李磊的杀人动机至今仍是个谜。

   东方早报发表韩浩月的文章:在此前的报道中,“性格内向、父母管教严厉、妻子争强好胜”这三个原因形成的“家庭积怨”,被认为是导致李磊最终走上不归路的源头,但《新京报》一篇与李磊好友的对话报道所透露出来的诸多信息,如“李磊很疼两个儿子”、“遇事沉着讲义气,是个真正的男人”、“掌握财权不缺钱,对父母很孝顺”等,似乎又与李磊向警方所言相悖。因此,对于李磊的杀人动机,不能简单以其向警方的陈述为准,而应让犯罪学家、心理学家介入,对李磊的犯罪人格进行科学的判断,才能够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在李磊之前,已经发生过不少类似案例:2003年,北京通州发生连环弑亲案,刘某某12年间杀害了5名亲人;2007年,安徽蒙城黄某某,深夜挥刀砍死岳父一家五口人;2007年,河南民权县宁某某将弟弟一家四口人杀害……与其他杀人案不同,“灭门杀亲案”除了同样要经受法律的问责外,还会额外给人们留下很多沉痛的思考,包括对家庭的怀疑、亲情的诘问、对亲人的不信任等等,“杀亲案”的发生,破坏的不仅是公众安全秩序,伦理道德同样也遭受着严峻的冲击。一桩“杀亲”悲剧对人们形成的心理损伤,要远超过一般刑事案件,因为它在降低人们的日常生活安全感的同时,也会让人们不必要存在的防备心大大提高。

    小蒋随想:一个人为什么会对家人产生如此大的仇恨?野兽尚懂舔犊之情,何况是人?以前我对此也深感困惑,经历过一些人与事,渐渐有了一些理解。家庭对于个人的性格塑造至关重要。温暖的家庭会令家庭成员倍感港湾式的温馨与安然,每一个家庭成员彼此传递、分享爱意是良性循环。糟糕的家庭会使所有家庭成员都处于压抑与恐慌中,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与丑事相互作用、不断积累、甚至彼此报复则是恶性循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父母人格、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身体缺陷、亲属作用等等都对家庭有千丝万缕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因素,家庭影响还会伴随人的一生。一个人可以选择新的工作、新的住房、新的女朋友等等;却没法选择父母,即使离婚也要面对与前妻或前夫产生的包括子女在内的遗留问题。坏的家庭氛围甚至会成为“阴魂不散”,令家庭成员不愿承受,又无法摆脱。这就是所谓的“原生家庭伤害”的严重所在。当一个人难以承受家庭困扰之苦毒,当无法摆脱变为一种精神魔咒,某些人就可能走向极端,轻则自残,严重的导致自杀,甚至像本案中的“自我灭门”。对此,及时的心理干预或许能起到一定效果,但国内目前仍然缺乏专业的、有效的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的高昂费用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另外,家庭的现实困苦与家庭成员的事实缺陷,仅靠咨询也不能解决。人们不得不承认个人的能力终归有限,社会对此能否提供更多帮助?难道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就能免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