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回复: 1

合肥高新区:创新沃土“养人”地 “双创”生态引贤才

发表于 2016-5-17 23:30: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网合肥5月5日电(刘甜甜 沙溪)“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合肥高新区,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观看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集中展示时,对科技人员如是说。能够被总书记“点赞”,令合肥高新区倍感振奋。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坚持把人才和创新作为推动园区创新创业发展的重点抓手,在完善政策体系、搭建平台载体、优化人才服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在推动园区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多方赞誉。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真金白银广纳贤才:梧桐引凤来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民网安徽频道获悉,近年来,高新区先后出台“2+2”政策和“创九条”,将分散的政策集成梳理、统一罗列,方便人才“按图索骥”,从引才、育才、人才机构、人才环境四个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派送“真金白银”。2015年,高新区“2+2”政策扶持企业1948家次,扶持金额达6.79亿元。同时,高新区围绕“产业链”储备“项目库”,更加注重“整团队成建制”引才模式,加大人才招商、团队招商力度,推进“省115、市228、江淮硅谷”双创团队建设。

合肥超科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章罕表示:“来到合肥创业后,我也遇到了资金、人才、场地等方面的困难,但各级政府对我创业的支持是巨大的,这在美国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帮助我度过了最困难的瓶颈期。创业路尽管难走,但我坚信一定会成功。”目前,超科电子已成功开发了多款钢轨超声波探伤产品,特别是为高铁线路专门设计的便携式电动钢轨超声波探伤车,在便携易用的同时,检测效率提高了15倍,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获得国家铁道部门的高度认可。

企业拥有了人才,就有了成功的基石。华米科技创始人黄汪告诉本网,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一个好的团队可以让企业一直保持技术领先,并让企业站在科技最前沿。目前,华米科技的核心团队都是他初次创业时来自中科大等高校的人才班底。2015年,华米科技进军美国市场,更是用公司期权吸引了大量在硅谷有着数十年经验的资深专家加入,为华米科技人才积累和科技创新夯实了基础。正是凭借人才团队的合力,华米科技才不断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有了跨越式发展。



三大平台搭建创客“圆梦空间”

围绕创业创新,高新区从“初创—成长—成熟”三个阶段,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创业孵化平台、科技金融平台三大特色平台,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帮助人才搭建“圆梦空间”。

截至目前,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已建设研发平台、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研发单元50余家,与Intel、微软、阿里巴巴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20多所,成立孵化企业110家,注册资本达到近6亿元。先后引进包括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各类科教创新高端人才31名;陆续引入工程类硕士1600余人。合工大智能院启动“新能源汽车”等5大平台建设,首批500名采用双导师制培养的硕士生完成招录;中科院创新院成功举办第一届合港创业交流大赛。

此外,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企业培育生态系统。目前,全区拥有众创空间15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占全省66.7%;建成各类孵化器19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8家,占全省47%;建成各类孵化场地面积2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300余家。

正如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所说,高新区正在构建集高端人才培养、先进技术研发、创新成果产业化、创新企业孵化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这也是合肥作为全国双创基地的区域功能构建内容之一。

4月15日,中安创谷苏河汇众创空间正式落地高新区。开业仪式上,上海、合肥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中安苏河汇天使基金也签约12个创业团队,拿到了入驻“门票”。苏河汇目前运营面积1000㎡,在合肥的各类众创空间中位居中等规模,设立首期2000万元天使投资基金,也和其他空间大致相同,但这是合肥高新区设立的双创孵化引导基金出资支持的第一支天使基金,令苏河汇落地一开始就享有了政府支持的有利条件。



柔性引才 “乐业”之后更“安居”

高新区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提供资源集聚、展示交易、投资金融等五大服务,形成科技资源集聚共享机制,“新三板”挂牌企业增至27家。集聚了中技所工作站、深交所路演中心、省公共检测服务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300多家。参股10支创投基金,基金规模21.2亿元,“省青创资金”、“创新贷”、“助保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帮助136家企业获得投资2.87亿元,直接带动就业近4000人。

特别是在柔性引才方面,先研院对于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通过合同约定其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在确保工作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的情况下,与引进人才约定弹性工作制方式,不限制其工作地点及时间,允许其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及地点。突破原有全时全职的工作方式,以柔性方式招才引智,突出“人不一定为我所有,但智为我所用”的全新人才使用理念。

良好的平台成就了创新创业人才的梦想。2015年,中科大先研院组织十几个创新企业团队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经过六轮比拼,多个团队在全国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其中,安徽荔枝生物创新团队获得全国大赛生物医药组团队第三名;合肥阿巴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全国大赛先进制造企业第四名;安徽启威创新团队获得全国大赛新材、料组团队第五名。

“乐业”之后,还要“安居”。为了给引进的人才更好的生活环境,高新区牢固树立“人才成长依赖环境,人才竞争取决服务”观念,加快“中科智城、江淮硅谷”建设,构建宜居宜业的“双创生态”,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对环境的高标准要求。目前,中加国际学校、合肥七中启用招生,安医高新分院、妇幼保健院、创新公寓等高标准综合配套设施也将建成投用,进一步满足人才创业、生活的需求。

此外,合肥高新区还将加快推进产、学、研、商、住、娱等为一体的生态型、现代化新城区建设,为重大产业化项目和创新资源集聚,各类人才汇集,创新型企业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设施保障和环境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8 17:42:46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