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回复: 0

【西游记】(全集)03(作者--吴承恩)-------Page322-----------

发表于 2016-5-18 10:45: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西游记】(全集)03(作者--吴承恩)-------Page322-----------
----------------------- Page 322-----------------------

  我们记得师父之言,遂出城来接。果然到了!”长老喜之不胜,遂入方丈。
  此时八戒也不嚷茶饭,也不弄喧头。行者、沙僧,个个稳重。只因道果完
  成,自然安静。当晚睡了。次早,太宗升朝,对群臣言曰:“朕思御弟之
  功,至深至大,无以为酬。一夜无寐,口占几句俚谈,权表谢意。但未曾写
  出。”叫:“中书官来,朕念与你,你一一写之。”其文云:
              “盖闻二仪有象,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
        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天地包乎
        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象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
        也。故知象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况乎佛道崇
        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
        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亘古;
        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
        之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
                                                         ①
        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 ,照东域而流慈。古者,分
        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见常隐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
                                                                  ②
        晦影归真,迁移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 ;丽象开图,空端四
                ③
        八之相 。于是微言广被,拯禽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
        佛有经,能分大小之乘;更有法,传讹邪正之术。我僧玄奘法师者,
                                                    ①                                ②
        法门之领袖也。幼怀慎敏,早悟三空 之功;长契神清,先包四忍之
        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
        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使千古而传芳。凝心内境,悲正法
        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振理,广彼前闻;截伪
        续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法游西域。乘危远迈,策杖孤征。
        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
        步;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欲达。周游西宇,十
        有四年。穷历异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苑鹫峰,瞻
        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三乘
        六律之道,驰骤于心由;一藏百箧之文,波涛于海口。爰自所历之国
        无涯,求取之经有数。总得大乘要文,凡三十五部,计五千四十八
        卷,译布中华,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陲。圣教缺而
                                            ③                                ④
        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郎金水之昏波,
        同臻彼岸。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升坠之端,惟人自作。譬之桂
        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绿波,飞尘不能染其叶。非莲性自洁
        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
        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矧乎人伦有识,宁不缘庆而成

①  腾汉庭而皎梦——传说汉明帝刘庄梦见金人顶有日万光,佛教因而传入中国。
② 不镜三千之光——佛教说法:佛的金容,光明可照三千世界。
③ 四八之相——佛教说法:佛的化相有三十二种。四八,是三十二的乘数;
① 三空——佛教术语:我空、法空、我法俱空叫三空。一说,三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也叫三空。
② 四忍——佛教术语:忍,安心忍耐,指对遭遇逆境不生不满之心,安心信守佛理而不动心。有二忍、

三忍、四忍、五忍……等种种说法。
③ 火宅——佛教的譬喻:认为生、老、病、死如火之燃烧不息,所以说三界之生死,譬如火宅。
④ 金水——佛教的譬喻:金刚界把智慧譬喻成水,所以叫做金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