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夜焊的秘密 河口项目部竞争意识激发员工内生动力 5月18日晚10点,管道四公司(穿越公司)河口项目部预制间里,嘈杂的焊接作业声与谈话声交替传出。
“把电流调到100。”
“你的咬边太严重!” ……
二周前来到项目部的3名新焊工正在利用业余时间练习氩电联焊。在一旁指导的,是去年年底来到项目部的焊工李宝银。当初,他也是每晚来到这里练习焊接技术的焊工。如今,李宝银已经掌握多种焊接工艺、管道保温、管道切口及坡口打磨等施工技术……成为了项目部的“老焊工”,如今开始带“徒弟”了。现在,来到项目部的新焊工,都会主动到预制间进行焊接练习,夜晚的预制间成为项目部特殊的“练兵场”。
管道四公司(穿越公司)河口项目部,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立足山东区域市场27年,主要承揽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地面安装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油田管道安装、站场工艺安装、设备安装及各类设备维修改造施工。项目部施工种类繁多,成为培养焊工的优良沃土。在2015年,河口项目部被公司定为教育培训基地。
一个“老项目”,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如何能立足?如何为现代专业化大公司提供优秀人才?用竞争意识激发内生动力,使“新人”快速成长,增强施工技术实力,最具说服力。
竞争激发内动力
对于一个“外来户”, 20多年前,只有做得比别人好,才有机会进入区域市场,20多年后的今天,只有做得更好,才有可能保住来之不易的市场。在业主眼里,拼搏奋进是河口项目的代名词,以现场保市场是项目的口号。竞争,河口项目部从未间断。
“抢别人碗里的食物”不是随便一支队伍能做到的。同样的施工任务,河口项目部需要比其它队伍做得更好,有闪光点,才会引起业主的注意,才有机会获得下一项工程。在每项工程建设中,员工与其他单位相比、与周围同事相比、与昨天的自己相比。安全、质量、施工效率、争取每天都有提升。
新焊工刚来到项目部,就感觉到团队中强烈的竞争意识,φ68管线与φ89管线焊接速度的差距、管线支架外观、水泥墩的成型,老员工都要相互“比试”一番。这样的氛围中,新焊工自然不服输,虽然工作一天,但晚上自愿加班练习技能。
与时间“斤斤计较”
长期的竞争意识使员工养成与时间“斤斤计较”的习惯。项目经理薛勇说:“虽然我们的工程规模小,但要尽可能提高这些工程的价值。工程利润小就在施工经验、时间上找回来,充分利用每一次施工机会。”
在义和站4#罐(5000m3)罐顶更换工程中,项目部利用雨天、其他工程不饱满等工歇间隙进行预制,由老师傅指导新焊工进行,焊工边学边练。用1个月完成盘梯、包边角钢、30块罐顶瓜皮板等预制件的制作,并培养了12名新焊工。在之后义和站3#罐管顶更换施工中,这些焊工成为主要施工力量。这样的“精打细算”,使员工养成与时间“斤斤计较”的习惯,使员工心中有本时间帐。
在施工现场,根焊工完成焊接后会主动去帮助队伍后面的员工进行管道保温,或者去队伍前面帮助管工进行管道切口、打磨。这样,在紧张的施工过程中,快速提高了多项实战技能。
一名焊工的工作日志上写着:“20:00参加项目培训,21:00预制间练习,22点30看焊接视频。”每名员工心中都有一本时间账,与时间“斤斤计较”,技能水平才会快速提升。
当初和李宝银一起来到河口的有8名同事,目前只剩下他一人,其余的被派到其它项目。他说:“不想离开,在这里每天都有提高,虽然辛苦,但是很充实,虽然竞争激烈,但很踏实。”
李宝银说得对,在外人眼里,河口项目同当地施工单位,甚至业主自己的施工单位同台竞争,危机四伏,但正是这种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激发了员工内生动力,增强团队实力,使得项目部成为业主眼里干活儿最踏实、竞争力最强的施工队伍。(王松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