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63|回复: 2

钻井队的“制作王”冯建贵

发表于 2016-5-23 15:02: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jpg

冯建贵打磨制作的发电房焊口
   2.jpg
与队友一起切
割钢板
3.JPG
制作的底层钻杆走齐器排钻杆省时省力
4.JPG
精心修理设备配件
   

    “他加工的发电房,精致完美,不亚于专业厂家生产的发电房。”5月21日,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50569钻井队员工李成龙接受宣传人员采访时,高度评价队友冯建贵的手艺。

    身为机械工长的冯建贵只有高中学历,被队友称为“制作王”。他话语不多,略微腼腆,但学技术踏踏实实,干工作勤勤恳恳。2004年10月,因工作出色被提拔为机械工长。为了胜任此项工作,他购买了电气焊技术、机械原理等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充电。冬休期间,自费到电气焊加工厂请教老师傅,学习电气焊技术,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掌握了平焊、立焊、气割等技术。通过勤学苦练,刻苦钻研,2005年6月,他取得了电气焊操作证。


    “匠人”易得,“匠心”难练。他始终怀着一颗钻研的心,解决生产难题。3月初,队上露天存放的小型发电机易出现故障,加速了橡胶件老化,队长赵廷龙正在发愁时,冯建贵主动请缨,根据设备大小,设计发电房草图,预算板材、型材使用量。通过与队干部讨论,一致同意他的设计方案。备料、下料、组装、焊接,在队友的配合下,经过12天的奋战,发电机搬进“新家”。


    管架上排钻杆,4个人干都很费劲。冯建贵与同事一起细致观察,精心设计,利用杠杆原理,设计制作了底层钻杆走齐器。“用了钻杆走齐器,2个人排管架上的最底层钻杆都很轻松。”司钻钱红军对这项发明赞赏有加。泥浆出口管线口径大,搬家时需要一根一根吊装,费时费力,吊装频次多隐患大,冯建贵与队长赵廷龙一起,利用废旧角铁和螺栓设计制作了专用吊装架,一次能吊装14根管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他还参与设计、制作油品区防溢围堰、油罐等,节约新品采购成本、消除安全环保隐患。


    在钻井队工作近二十个年头的他,从钻工、副司钻、司钻,一步一步成长为机械工长,熟练掌握了电气焊、机械设备、井口自动化设备、液压大钳等设备的维修保养技术,且每年参与小改小革和技术创新项目十余项。“他对技术毫不吝啬,是队上的骨干培训师。”该队党支部书记李传兵介绍,冯建贵先后带徒弟6名,均成为生产技术骨干,徒弟梁学武也从钻工成长为钻井工程技术员。


    “师傅干工作踏实认真,一丝不苟,工作中想方设法解决难题,提高工作效率,是我学习的榜样。”梁学武说,从师傅那里不但学到了技术,还学到了老实做人,踏实干事的作风,要将师傅的好作风、好传统传承下去。

    编后语:他们虽然工种不同,但有一致的追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技艺高超是他们共同的“匠人”品质。用心钻研、甘于清苦、内心平静,快乐工作是他们秉持的“匠心”。正是基层这些匠人的忠诚、担当和精神,成为推动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坚强力量。(蔡利 鄢德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6 15:56:52 | 查看全部
好一个冯建贵,太厉害了!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10:09:03 | 查看全部

回 1楼(廖军) 的帖子

谢小廖点赞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