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注重先模选树,培育出一批全国、自治区、柳州市先进典型。创新建会模式,让工会组织在非公企业不断扩大。延伸服务范围,掀起“一年四季工会服务常在”的良好风潮……城中区工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创新载体、拓展模式,各项工作在全市取得较好成绩,为促进城中区“品质城中、幸福生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选树先进典型 弘扬工匠精神
在城中区景行小学里,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氛围特别浓烈。每到空闲时间,该校的劳模工作室里就挤满了学科的老师,大家在劳动模范韦莉、黄庆锋的带领下,攻克学术难题,研究新的教学方式。大家说,劳模工作室给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搭建了更便捷的平台,让大家干事钻研的热情大大增强。其实,像景行小学这样以先进典型人物作为技术带头人,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的情景并不少见。多年来,城中区工会注重先模培育,先后培育了柳州诚中出租车服务中心韦金喜,城中区教育局张献军等一批全国优秀农民工、自治区劳动模范和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同时,城中区工会以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先后在教育、科研、环卫等行业先后成立6家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劳模工作室的人才聚集功能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管理创新、科学研究、学习交流等活动,促进一大批优秀技术型人才快速脱颖而出,以点带面形成了强大领域人才培育链,为推动城中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城中区各级工会充分立足本区发展实际,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两个建成”劳动竞赛活动,在卫生系统开展妇幼健康服务技能竞赛,在教育系统开展赛教课比赛;在广大女职工中广泛开展争创五一巾帼标兵单位、标兵岗和巾帼标兵系列活动。各行业、领域掀起了弘扬“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一批自治区、柳州市的先进典型如雨后春笋拔地而出。城中区环境卫生管理所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状”,市公园路小学班向红荣获 “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市文惠小学陈意曼荣获 “广西五一巾帼标兵”,中建八局柳州万达广场项目部、弯塘小学文华校区特色社团组、景行双语实验学校德育团队荣获柳州市“工人先锋号”等。

凝聚职工力量 维护合法权益
工会是职工的娘家后盾,夯实工会基础,维护职工权益一直是城中区工会为会员职工服务的基本准则。依据城中区第三产业发展活跃,非公企业众多的特点,城中区工会在全区非公企业大力开展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活动,在农民工集中的行业、企业广泛开展农民工集中入会行动。针对不同群体,创新构建区、街道、社区工会三级联动机制,依法成立区域性、行业性联合工会,把中小微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职工、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近年来,城中区组建基层工会委员会2913个,累计发展会员31187人。建设好“职工之家”这个职工大本营,不断创新拓展民主管理工作和职工维权方式。城中区工会通过实施工会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三亮”工程,开展“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创建活动,积极推动各基层工会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辖区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制度建制率在公有制企业及事业单位达100%,在非公有制企业达96%以上。市第二饮食公司、市诚中出租车服务中心工会等多家单位荣获柳州市“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在维护职工权益上,城中区工会成立职工律师团,签约聘请专职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开展有关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等宣传咨询和参与劳动争议调解等工作,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了和谐劳动关系建立,让工会真正成为职工“贴心人”。

细化关爱机制 延伸帮扶范围
“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多年来,城中区工会坚持开展四季服务活动,深入实施“传递温暖工程”,从细致方面着手、从小处方面落实,打造“四季花开温暖常在”的工会关爱机制。2015年,城中区工会广泛开展各类职工关爱活动。开展年节慰问活动,向110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发放春节物资、慰问金共计131600元;开展助学慰问活动,向24名学生发放助学资金27400元,给5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每人发放500元慰问金;落实劳模关爱行动,给33名各级劳模每人发放400元慰问金及价值250元慰问品,另给15名自治区劳模每人发放600元慰问金;深入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给11名困难单亲女职工发放“关爱行动”专项资金共计7800元,并投入40000余元建设“爱心妈咪小屋”,为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提供人性化温馨服务。在推动农民工、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城中区工会依托“春送岗位”行动这一有效载体,积极发动组织企业、商家提供工作岗位,促下岗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达成用工意向。同时,城中区工会通过举办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家政、月嫂等培训班,免费为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进行技能培训,通过提高技能促进就业再就业。

拓展服务平台 关爱农民工生活
城中区各级工会不断拓展关爱服务范围,构建完善机制帮助农民工解决生活困难、提升职业素质、维护合法权益,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搭建起关爱的“连心桥”。开展关爱农民工系列活动。近年来,城中区工会进一步创新农民工服务载体,积极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暖流行动”。同时,立足“每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的关爱主题,积极整合各方资源,联合区文体新、司法、卫计等部门深入农民工聚集的项目建设工地、工会工作站等开展游园、送春联、文艺演出、法律宣传、防艾知识宣传进工地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城中区工会进一步拓展关爱范围,将为农民工服务延伸到为其子女的关爱上。在市弯塘小学文华校区筹建城中区工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阳光服务站,计划通过实施“一个服务站十个服务活动载体”的关爱服务工程,为农民工子女开设亲子心语交流、奇石画、陶艺、书画、歌舞艺训等10个功能室,向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心理疏导、亲情服务、才艺培养、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服务。同时利用假期时间,组织辖区企业农民工与其子女开展“关爱农民工•在一起”亲子体验活动、“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丰富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生活,让他们体验到工会的关爱。(通讯员廖冠华 苏丽华 韦晞 彭景泉)
来源:城中区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