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北斗升起的地方
走进罡杨,走进北斗升起的地方。
罡杨,伴随着一则美丽的传说熠熠闪亮。南宋时期,岳家军屯兵泰州,曾摆下天罡阵抗击金兵。天罡阵的北门设在罡杨境内,罡门因此得名,又因境内杨姓家族居多,故称罡杨。天罡即北斗星,罡杨于是被誉为北斗升起的地方。
古海陵县志有“古城西北隅罡门杨家庄”和城南“望海楼”之记载。“望海楼”高大雄伟,雄踞海陵极顶,八面临风。其上书有名人楹联:“楼下极目九龙尽,城头平临北头悬”;“扬子滚滚东流去,海陵潮涌足生波”。联中“九龙”概指长江源头活水流经高港、海陵九龙桥,直下西北罡杨,以罡门汊港为“龙头”,延伸出九条支流,水系呈扇形,流向四面八方。
罡门汊港中心凸出一方土墩,建一庙宇,名之“镇龙寺”。传说,每逢灾年,天神镇住“乌龙”发威,保佑罡杨及毗邻乡镇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因称西起罡门、北至俞垛仓场的里下河水乡为“积谷仓”、“鱼米之乡”。“镇龙寺”高大壮丽,朱漆门楹上书有一副长联:“日耀东瀛,披光华映海陵以北万顷良田;星拱北斗,挹沆漾泽黄海之西千秋秀色”。横额是“紫气东来”。此联以天象比地貌,始称“斗门”,后人详证北斗乃三十六天罡星座之魁,故以天罡星宿易名为“罡门”。今罡杨地图呈“C”形,犹如一轮新月当空,而罡门这颗“北斗”闪烁其中。每当夜幕降临,人们仰望这灿烂的星空,与今之“祥泰之州”不夜城交相辉映,罡杨显得格外神奇而有魅力。
如今,罡杨大手笔打造生态宜居名片、现代集镇名片、绿化长廊名片,凸显里下河特有的生态底色,彰显水绿相依、精致宁静的城镇特色,呈现一派主城区后花园格局。2008年至2009年,罡杨投入2000多万元,大手笔构建现代集镇,建设天罡西路、天罡大桥,拓宽改造通泰路,打通了集镇、工业园区、江海高速泰州西出口的连接。同时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投资700多万元建造了近1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4万平方米的天罡小区华美舒适,为2万村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宜居环境。罡杨人憧憬的美好蓝图逐一变成生动现实:
稻谷飘香,鱼蟹满塘,绿树成行;
机器轰鸣,工厂繁忙,发展超常;
街道宽敞,集镇漂亮,三产兴旺;
科技导向,教育优良,文化高尚;
法制保障,卫生健康,生活舒畅;
人民坚强,共铸辉煌,同奔小康。
罡杨还将全面实施“交通兴镇、工业强镇、生态立镇、文化荣镇”四大战略,放大一、二产业集群优势,打造“一村一品”,加快土地向种植大户、种植能手的流转。利用国家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优势,放大罡阳公司、微特利公司的品牌效应,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结构。借助在建的江海高速公路泰州西出口和施工中的引江大道,重新规划和建设镇区内部通外道路,缩短与泰州市区的距离,凸显大市近郊的磁场优势。依托罡杨建制以来地域特有的抗金文化、庙会文化、戏曲文化,把“小戏之乡”做成“小戏大镇”,以此集聚人气、繁荣三产。力争到2011年底,罡杨生产总值赶超13.13亿元,全部工业产值实现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520元,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实现“三年倍增”目标。
可以坚信,永不满足、勇于进取的罡杨人一定会像当年岳家军一样用百倍的努力托起璀璨的北斗,辉映大江南北、四面八方。(顾盛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