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严管理 重技术 强预警
济三矿“把脉”冲击地压确保长治久安
随着井下开采深度不断延伸,济三矿严格落实“强支护、强监测、强卸压、强管理”冲击地压防治方针,在坚持管理技术装备并重的基础上,突出监测预警、卸压解危等综合防治措施,减少了冲击地压发生的次数和强度,实现了有震无灾,有冲无伤。十多年来,在冲击地压影响区域安全采煤8200万吨,2015年该矿井成为全国首批“冲击地压防治示范矿井”。
建章立制夯实基础。这个矿不断健全完善各项保障体系,修订各级防冲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安全岗位职责和任务,制定《防冲设计管理制度》、《防冲设施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制度》等16项制度,规范了防冲设计、技术管理、现场监测预警、卸压解危等防治工作程序;建立“合理设计、区域预测、综合监测、科学治理、注重防护”的“五位一体”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保障体系,坚持“三个”超前原则:超前优化设计原则、超前排查评估原则、超前预处理原则;强化“四项”防治措施:强化监测、强化卸压、强化支护、强化防护。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引进波兰SOS微震监测系统,对全矿井实施微震监测,实现数据动态分析预警、上传报表;装备KJ550冲击地压在线监测系统、KBD5电磁辐射仪,满足矿井冲击地压监测预警需要。
优化措施提升成效。这个矿始终坚持“预警、预控”原则,注重源头防范,严把防冲设计关、技术关、评估关、编制关“四关”;突出卸压解危,从采区和采掘工作面设计开始,严格遵守冲击地压煤层开采设计原则,科学分析应力分布规律,优化工作面布置,合理控制工作面推进速度,降低应力集中程度;严格执行危险区域限员挂牌制度,在巷道入口处悬挂冲击地压警示牌,距离工作面煤壁150m顺槽范围内禁止人员进入。建立以微震监测、冲击地压应力在线监测为主,集工作面支架压力、矿井顶板震动监测的动力灾害监控中心,配备专业分析人员24小时值班,实时监测分析井下采动动压变化情况,每天对所有监测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及时掌握冲击危险程度,发现危险及时向现场进行预警。
依托科技突破制约。这个矿结合矿井实际,开展科技攻关,强化现场应用,积极探索防治新技术。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综采工作面冲击地压实时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从时间和空间上摸清了采动期间的应力变化情况,实现了对回采工作面冲击地压在线监测和预警;研究实施“坚硬顶板条件下高压水力致裂控制技术”,有效预裂煤层上方厚层坚硬顶板,弱化坚硬顶板的强度及贮能条件,降低冲击地压危险程度;利用井下煤岩层CT成像反演技术,绘制出煤体周围的应力分布图,大大减少了解危工程的盲目性和工程量。采用超深孔自动配比、自动装药、自动封孔技术,解决了深孔爆破装药困难问题。其中,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同研究开发的微震监测预警处理软件,成功监测到这个矿5月4日,井下工作面的震动,第一时间分析出震动数据、震动事件定位、危险区域划分、危险等级判定等数据,有效避免了冲击地压危害,实现了监测预警全线可控。(张明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