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40|回复: 14

【反方】再先进的安技装备也代替不了人的作用

发表于 2016-5-25 22:26: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中企互动平台报道,517日,某石化公司员工杨宇按照工作流程进行生产装置巡检,当用测温枪测量运转泵的电机轴承温度时,发现温度过高,马上向班长汇报,并切换备用泵,进行了紧急处理,从而避免了一起事故的发生,为此单位对杨宇认真巡检进行了嘉奖。同事刘涛开玩笑说:“这个奖项,杨宇要分给随身佩戴的安技装备一半。”杨宇笑着说:“其实全部功劳都应该归它,不过它也是我的守护神啊。”每次巡检,公司都要求员工佩戴安技装备:对讲机、测震仪和测温枪,安技装备对员工巡检中发现不安全隐患有很大帮助。

    目前各企业为了安全生产,都加强了安技装备的投入,石化公司员工生产装置巡检已经由原来的摸、听、观、闻转换成使用先进的科技装备协助检查工作,而且效果显著。但也有员工担忧,安技装备的使用也会让员工产生依赖性,从而忽略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安技装备与安全管理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再先进的安技装备也代替不了人的作用。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先进的安技装备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所谓安技装备与安全管理的关系,其实就是物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资料与劳动者的关系。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以生产工具最重要,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劳动者,即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劳动经验的人,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离开了人,离开了劳动者,任何劳动资料只是一堆废物,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无法创造出物质财富。所以,只有人才是生产力的核心因素,决定性因素。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视人的因素的重要性,不能否定人的决定性作用,不能见物不见人。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企业普遍加强了安技装备的投入,与医院诊疗活动中大量使用现代诊疗设备是一样的。例如笔者所在单位的附属医院是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它的日常诊疗活动,并不是单纯依靠医生的传统检查治疗手段,而是甚至主要是借助于现代医疗设备来开展诊疗服务的。医院大量医疗设备的投入使用,是不是可以代替医生看病而不需要医生了呢?显然不是。无论怎么先进的医疗设备,无论其检测数据多么精确、科学、可靠,仍然需要医生来判断,分析,得出结论。作为医生,不能盲目相信检测设备提供的数据,必须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对患者的病情或健康状况做出科学分析,做出正确处理。否则就会为设备所误,使患者健康利益受损。

    同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投入安技设备,诚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安全管理严格到位,安全制度全面落实,只有人人尽心尽责,企业安全生产才有保障,才不会出安全事故。否则,如果认为有了安技装备,盲目依赖安技装备,不再重视安全管理,不再认真落实安全责任,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迟早必然出事,甚至可能出大事。

    所以,如果一定要在安技装备与安全管理中进行选择的话,笔者认为,安全管理仍是第一位的,比安技装备更重要,再先进的安技装备也要需要严格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作用,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刘运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12:53:29 | 查看全部
学习老师的反方的观点,确实正如你说所,机器是人制造的。人才是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0:25:55 | 查看全部

回 1楼(湖北三鑫黄国强) 的帖子

感谢国强老师给力支持反方观点擂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0:30:14 | 查看全部
再先进的安技装备也代替不了人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10:31:18 | 查看全部
学习老师反方观点擂台,感谢给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9 21:46:33 | 查看全部
欢迎参加本期观点擂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1 08:44:16 | 查看全部
人是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1 08:44:36 | 查看全部
很多时候都是人的因素才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1 08:45:12 | 查看全部
所以不能排除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安全管理,特别是对人的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1 08:45:26 | 查看全部
这不是口号,要落到实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