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5-26 21:29:36
|
查看全部
你的心,答案就在那里
到底什么是“好的工作”?就是那些符合世俗定义的工作条件,比如钱多事少离家近,或是大企业、外资公司、品牌响叮当,或是头衔漂亮、工作环境优雅、可以穿着美美地上班……这些条件在两张纸上就可以完全一览无遗:一个是名片,一个是薪水条。这都是表面上看得到的“表象条件”。
可是,如果你的同学、朋友在大企业上班,照上面的条件看,他们应该都心满意足了,完全不会抱怨,事实不然!这些拥有好工作的人照样不快乐、照样不满足、照样东批评西批评。所以一定有些元素不在“表象条件”列表里,它们藏在那里呢?
其实这些条件很好找,收回你四下张望的眼睛,低头看着你自己,它在离你最近的地方,那就是你的心!不必外求,外求是找不到的。
好工作会宠坏你,让你忘了初衷!
一般来说,来自别人定义的“好的工作”追求的是面子上的满足,比如明星行业、大公司、高薪、漂亮头衔,让你在父母亲友面前抬得起头,走路有风、说话很大声,好像找到了一份这样的工作就是对自己这一辈子有了令人满意的交代。
可是,“好的工作”给你十足的面子与风光,却不见得带来成功与快乐,因为那是别人的定义,与你的定义可能大相违背。当你在满面春风的同时,耳畔响起另一种声音,告诉你:“这其实不是你要的!”“这其实不是你理想的工作!”“这其实和你年轻时的梦想离很远!”
但是“好的工作”因为薪水高、头衔漂亮、工作稳定,很少人有勇气离开它,它变成不可抗拒的诱惑与陷阱,让你深陷其中,一天天地宠坏你,让你忘了初衷、让你怯于追求理想,让你看到自己软弱的一面却没有勇气改变。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年轻时曾有一个工作机会,是到大报担任主笔,薪水极高,但他婉拒了,原因是担任主笔不是他的理想工作,他不想被高薪“包养”而忘记自己最爱的管理顾问职。后来他在自己的书里提到这次经历,心有所感地说,年纪轻轻就坐拥高薪不是好事,会让人放弃更多的选择,以及更高远的理想。
对于彼得杜拉克,“好的工作”是大报主笔职,“对的工作”是管理顾问职,最后他是因为做“对的工作”成功,受到社会敬重,也留下促使这世界进步的重要观念与影响。如果他选择“好的工作”,今天不会有知识经济、非营利组织管理等名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