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长竞选势在必行
(龚光明 向良忠)
事件:岁末盘点现“怪象”
近段时间以来,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在年末盘点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平日里喜欢找领导反映问题、员工牢骚较多的班组,大多任务完成较好,而平常问题较少、看似团结和谐的班组大多任务完成较差。这一奇特的现象立即引起了矿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这绝不是一个正常现象,搞不好背后还藏匿着我们不知道的什么秘密,必须弄清来龙去脉!”矿党委书记苟晓斌第一时间给企管部、党委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等相关部门下达了指令。
调查:“和谐”背后藏玄机
随即,矿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深入班组展开了调研。
调研组首先来到运输队,对全年任务完成最差的一“和谐”班组进行了走访。没有想到,该班组员工在接受询问时要么沉默不语,要么东拉西扯不谈正题。经调研组多次作思想工作,并承诺严守秘密的情况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才吞吞吐吐道出了实情。
原来,该班班长陈成(化名)是某部门领导的亲弟弟,属于正宗的“皇亲国戚”,在前任队领导的“钦点”下,被推上了班长“宝座”至今。然而,这位班长却没有给他的哥哥长脸。工作中,他排完班就东游西逛,遇到事情也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看到同事特忙时才极不情愿地伸一下“援助之手”,其余时间则在一旁“静观其变”。
“我们有怨气却不敢说,说了就会被‘穿小鞋’。所以表面上看我们很‘和谐’,实则是把怨气发泄在了工作上。在这种情况下任务完成得好才怪!”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说完就匆匆离开了。
随后,调研人员还发现,像这种情况并非个案。那些任务完成不好的班组的班长虽然不像陈成那样“表现突出”,但也好不了多少,一言堂、武断、蛮横等官僚作风严重,并且这些班组长大多是由队干“圈定”。而那些任务完成较好的班组的班组长有的是先由组员民主推荐、然后由上级决定而产生的,有的则是通过“海选”直接选举产生,他们大多工作比较民主,容易接受不同意见和建议。
至此,调研组得出结论:除开环境、环节、技术等因素,班组长不作为是“怪像”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思:“怪象”究竟谁之过?
针对调研结果,矿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反思和进一步分析,认为班组长的选拔任用机制不合理是导致“怪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调研资料显示:尽管干班组长不算什么“官”,但一些班组长的工资收入却比普通员工要高出一大截。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在提拔干部的时候,往往是从班组长中产生,普通员工在有能力也只能望空兴叹。还有一些基层领导抵制不住朋友关系、酒肉饭局等糖衣炮弹的诱惑,仅凭个人好恶不分好坏“圈定”班组长。就目前而言,企业还没有明文规定班组长的选拔机制,优厚的利益诱惑和传统的任命方式让一些“头脑灵活、不干实事、专钻空子”的员工钻了空子,这就难免“怪象”发生。
药方:竞选机制是良策
“斩草要除根,治病需治本。”要避免“怪象”重复上演,就必须引进竞争机制。班组长的德才如何、实绩如何,员工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因此,提高班组长的选拔公信度,民主、公开是必然方向。
由此,矿党政决定,首先彻底摒弃“任命制”,实行公开选拔。其次是逐渐推进和完善公开选拔制度,提高竞选的科学性。三是陆续探索建立班组长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制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使员工能对班组长的选拔任用工作和被选拔者进行有效监督。
12月8日,该矿在运输队成功实施了班组长竞选试点,试行的“一推(班组员工集体研究提名的推荐)、二考(职能部门组织准入资格考试)、三选(班组员工投票选举)、四评(队委会和矿工会集体审议评定)”的新型班组长选拔方式得到了员工的普遍赞同和认可。
图片说明:听说要民主选举班长,运输队员工高兴地利用班前时间讨论班长候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