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2|回复: 0

一个“学徒”两万多 企业愿意出“大头”?

发表于 2016-5-27 14:18: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企业储备高级技工的现代学徒制成为职业教育的“新宠儿”。然而,高于普通职校生两三倍的培养费用从哪里来是个难题——
一个“学徒”两万多  企业愿意出“大头”?
名师出高徒 李法明 画
  今年起,重庆市将在60所中职学校试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人日报》记者从重庆市教委获悉,其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接受试点培养的学生同时具备学徒身份,招生录入后将被试点企业预录为单位员工。
  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2015年下半年,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名单,全国17个试点地区,165家单位获批成为试点单位。现代学徒制成为职业教育的“新宠儿”。但对于中国的现实而言,要想真正开展现代学徒制,造就“大国工匠”使之适应制造业升级的需求,如何打破课时限制,如何解决财政投入等问题,尚需引起高度重视。
  “双重身份”为实力加砝
  “企业对人才输送的关注主要在于其对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素质能力的高低,而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发展是分不开的。”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副矿长梅林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不仅是企业对人才、员工再培育的重要方式,而且对学校、企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重庆尔希安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犁表示,现代学徒制应该在员工的成长、企业的需求、学校的发展中寻找一个契合点,开展深度合作,加大对现代新知识、新课程的设置。
  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下,职业学校在招生、学生培养等发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而现代学徒制强调“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在招生招工和人才培养方面也拥有了话语权。
  “学院试点专业的学生需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企业员工,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也是学院学生,需要在校学习相应的文化或理论课程。”记者从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该校参与试点的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大一便要定期去企业参观、了解企业文化,大二时根据企业需求定期进入企业学习专业技能,大三时正式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人事招聘科的姚佳懿是重庆工商学校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师傅,对记者讲到:“我们参与现代学徒制是着眼长远,为企业核心岗位储备高级技工。”姚佳懿表示,企业在招生时就参与,遴选一批学生作为准员工,在教学方面制定了一整套课程计划,通过在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际技能,一毕业就能上岗。
  “职业学校学生的双重身份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美发大师、重庆五一技校教师何先泽认为。
      新式学徒制“师傅”很关键
  随着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逐渐完善,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中起关键作用的“师傅”,与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始终是“源”与“流”的关系。“职业院校可以从传统学徒制中,重新寻觅‘师徒情’的回归。”何先泽说,现代学徒制打破了学校课时的限制,学生出校门之后,由师傅传授操作技能,并对学生要有绝对的责任感,不藏私,摒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传统观念。此外,师傅对产品应当拥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
  “学校的老师是我们在校园的引路人,企业里的师傅是我们社会上的导师。”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刘东告诉记者,对于刚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都期望能有个美好未来,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校期间能有个关心自己的老师,在企业能有个倾囊相授的师傅,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对我的徒弟来说,在专业领域我是师傅,在生活中我们是兄弟。”重庆汽修技师杨宪福告诉记者,因行业的特殊性,所有的从业者必须不断学习,他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督促自己的徒弟进行学习。在他看来,现代学徒制也是师傅以身作则给徒弟树立终生学习的榜样。
   培养资金从哪里来
  《工人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现代学徒制试点起步不久,很多参与试点的单位还处在摸索阶段,有的还在观望。一些受访者坦言:“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对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学校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多的困难要解决,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资金方面。”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赵晓峰表示,目前培养一个中职学生的成本大概不到8000元,如果按照现代学徒制培养,成本将近2万元。如果按照现代学徒制来培养一个高职生,成本大概要增加1万多元。
  姚佳懿也讲道,算上投给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费用,再加上老师的差旅费、补助,学生顶岗津贴,一个学生企业要投入2万多元的培养费用。
  记者从重庆相关部门了解到,为缓解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遭遇的资金难题,重庆在制度设计上就明确,将根据学徒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给予培训企业不同标准财政补贴,使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受益。
  重庆试点方案明确,企业新型学徒制财政补贴标准按学徒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确定。即:取得中级职业资格的按4000元/人标准补贴,取得高级职业资格的按5000元/人标准补贴,取得预备技师以上的职业资格按6000元/人标准补贴。未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按2000元/人标准补贴。对取得未颁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达到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水平),按4000元/人标准补贴。
  “虽然这些补贴标准与企业投入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也是一种积极的引导。”相关单位负责人表示,真正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理应舍得投入。同时,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到企业后,能很快产生效益,弥补投入成本,而对于如何长久留住人才,则需要企业自身做足内功。
  根据重庆市的安排,从2016年起到2019年8月,该市分三批确定60个市级中职现代学徒制试点,每个试点人数在50人左右,总共培养3000名左右学生(学徒)。按照先试点再推行,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原则,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学生岗位技能,提高学生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此间业内人士建议,为推动实施“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可实行现代学徒制单独招生,打通学历层次提升通道,推动各区县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改造弱校、差校,提升办学水平。条件成熟地区可组建职业院校联盟,以高职院校为龙头,引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

       来自中工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