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月,清风和畅,草木欣然。在百舸争流、钟灵毓秀的长江之畔,在日新月异、英才云集的中国光谷,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这颗中国民办高校的璀璨新星正冉冉升起。
十三年弦歌不辍,十三年砥砺前行。原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收获累累硕果。2016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成为独立的民办本科高校,并正式更名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这是学校继往开来的新起点。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创办于2003年,在校生近11000人,面向全国统一招生,实施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约占70%,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约占40%。
学校设有十院一部,即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商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和体育部。现有3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经、管、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为省级重点培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制药工程、电子商务专业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制药方向)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学校以“立德、乐学、笃行、日新”为校训,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宗旨和“质量求生存、管理求规范、特色求优势、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中心,实施“六模块”(理论教学模块、集中实践教学模块、个性发展模块、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模块、职业技能教育模块和综合教育模块)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学校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竞赛。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比赛中斩获一等奖。近三年获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近700人次,获专利70余项。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创造了优质的校园品牌。“华夏讲坛”每年邀请多位院士、知名学者、著名企业家来校讲学;校体育舞蹈队在国家级赛场上披荆斩棘、熠熠闪光;由在校生组建的赛艇俱乐部乃全国同类高校中首创;校园科技文化节、艺术展、汽车文化节、英语文化节、“乘着歌声的翅膀”主题晚会等品牌活动深受师生欢迎。
历经十三载风雨砥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广受社会赞誉:先后获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委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评为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
学生风采
刘普林:马路孝子感动中国“立德”是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的校训。百善孝为先,该校2010级会计专业学生刘普林为了减轻体弱母亲的劳动负担,坚持利用课余休息时间、节假日替环卫工母亲清扫街道,人称“马路孝子”。
2012年2月,新华社报道刘普林帮妈妈扫大街的事迹,光明日报2012年2月14日头版头条报道,全国数以万计的网站和报纸纷纷转发。湖北省组织各界青年学习刘普林事迹座谈会,号召全省青年向刘普林学习。刘普林敢于担当与奉献的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态度,是华夏精神的集中体现。
盛海波:设计之星圆汽车梦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坚持个性引导,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圆梦。该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盛海波先天性双耳重度失聪。上了大学以后,他通过学校接触到了汽车设计的圈子,并开始学习汽车设计软件。
在校期间,他先后获得金犊全球华人广告大赛入围奖、2011年中国游艇设计大赛银奖、汽车博览杂志第二届汽车设计大赛冠军。2012年,在“中国汽车设计大赛”上获得最佳奢华奖候选、起亚设计大赛优秀奖。毕业后盛海波签约现代汽车研发公司,担任起亚造型设计部设计师。他说到,“我是一个认真追求梦想的人,感谢学校给我圆梦的机会。”
王冯骏子:收获8所国外高校offer
凭着流利的英语,精湛的舞艺,该校英语专业学生王冯骏子先后收到了利物浦大学、莱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等8所英国著名大学的offer。她一直感谢学校提供的学习环境和历练平台。
出国留学,雅思高分造路,爵士舞蹈增势。寒暑假期间,当身边同学都在做兼职、旅游、回家相聚时,她在学校报了英语培训班,不断地练习听、说、读、写。她曾活跃于各大赛场,获得第五届中华情艺术风采国际交流展演全国总决赛亚军,被同学称为“爵士小天后”,拥有自己的fans团,曾在校园掀起一股爵士风。
付磊:名校归国创业掌握领先技术
2010届车辆工程专业学生付磊,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后进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先进制造技术专业攻读研究生学位。硕士毕业后回国,受聘于三江航天科工集团第九研究院红阳机电有限公司,从事超高转速发动机研发。
2012年7月,付磊放弃高薪辞职,与朋友合资创立了武汉艾思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非标机械设备设计及相关技术咨询。2012年11月,付磊又创办了湖北思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环保领域,其所承载的技术目前处于领先地位。
人才培养
做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优质应用型本科高校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近三年就业质量分析报告显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2%左右,始终处于全同类院校前列。校长吴永桥介绍,紧密切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无缝对接的校企合作平台,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
学校自创办起即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近年来,根据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学校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特色和重点学科专业作主导,重点构建了6大专业集群:化工与制药专业集群、汽车工程专业集群、信息技术工程应用专业集群、机电工程专业集群、土建类应用技术专业集群、国贸金融类专业集群。为有效保证专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每年开展学科专业结构适应性调研,根据市场需求逆向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凝练内涵打造特色。专业集群与地方产业链紧密对接,从“顶层设计”上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齐开花
学校地处武汉·中国光谷核心,关山大道与三环线交汇处。周边是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光谷软件园,光谷汽车园、光谷生物科技城等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毗邻各大高校及湖北省科研院所。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学校先后与武汉人福科技、武汉重型机床、东风汽车、三江航天、江钻股份、宇龙通信、银联商务等近200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有实习(实训)基地128家。通过引进企业进校园、共建专业改革试验项目、开设“定单班”、“定向班”、共建创业创新实验班、共同举办创业创新大赛、邀请企业共同授课及进行毕业指导、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日前,学校联手企业开办的“华茂纺织机械班”、“东风精铸班”、“中药营销班”、“天风证券班”、“正源光电子班”、“九州通物流班”、“新航线跨境电商班”、“高顿财税订单班”的学子已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学生从大四起便成为企业“准员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均反响好、认可度高。
“八大措施”“三五工程”提升就业质量
学校强调“就业质量体现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一套立体式的就业工作体系。采取“政策引导就业、实习带动就业、教育指导就业、资源帮助就业、创业推动就业、奖励刺激就业、领导联系就业的“八大举措”,实施就业工作“三五工程”保障,明确各院部党总支书记、学工办主任(就业秘书)和毕业班辅导员三个层次就业工作的重点内容。
学校充分发挥灵活的办学机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全员全力开拓就业路。校领导与各院部领导分别签订责任状,亲自带队赴全国各地联系实习就业基地。同时,就业指导、职业规划从学生入学时抓起,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过程中让学生提前了解市场需求,并积极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助推”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来源:荆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