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月25日上午,一知情人给笔者打来电话,于明天正式退休的四川广旺能源集团公司赵家坝矿员工蒋英洪,正在工业广场装材料。
“把这点事情做了,就完整交接了。”蒋英洪对笔者说道。原来蒋英洪一大早一个人到库房将皮带运输专用的三节链以及托辊领到采煤一队的专用材料库,方便使用。
一路笔者跟着蒋英洪见证他离岗的最后时刻,聆听他35年的采煤经历。
说得最多的就是皮带
“我们现在使用的100毫米托辊,完全可以自主加工了。”谈到皮带维护,蒋英洪向笔者高兴的介绍起来。
最让他自豪的就是他发明的下层皮带防跑偏装置,不管什么地方使用,人只要站在皮带外侧就可以顺利操作。
安装、拆卸,都不影响皮带运行,更不影响文明生产。
2015年10月,蒋英洪调到采煤一队,担负皮带维护工作。
“我就是凭着眼睛多看,借助双手多摸索,长久下来,自然而然就会解决简单的问题了。”蒋英洪说。
在短短半年时间,蒋英洪凭着“哪里有问题整改哪里”的干劲,使皮带运输效率明显提高,磨损减少,生产也不再影响。
“当时矿上开展皮带运输专项整治活动,我们队就专门挑选了3人专门维护皮带,蒋英洪是班长,很有责任心,交给他我们放心。”采煤一队队长胥成兴说。
最有感触的掩护支架采煤法
“柔性掩护支架采煤,占据我人生的一半多,整整31年。”蒋英洪慨叹地说道。
1984年,蒋英洪和另外两名职工(现已退休)到当时的采煤一队去学习掩护支架采煤法,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异于以往的采煤方法。
学完后,他们将其推广在他们采煤三队,但面对新的采煤方法,在推行初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和阻碍。
蒋英洪反复观察、认真琢磨。特别是在撤架时他更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每一个工序。最后他提出:“支架头上第二根绳子不拆,另外3根可以松动,这样就可以保证安全。”就是那样,蒋英洪和采煤三队一起攻克了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的种种困难。
2015年10月,蒋英洪离开采煤三队,到他曾经初时学习柔性掩护支架采煤一队,这一次尽管没有再从事采煤方面的工作,但他依然很高兴:“就是这门技术,让我为之奋斗了30多年,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安全。”
35年如此之快,当交完离岗清单,走出办公楼前的那一刻,蒋英洪用6了个字形容他的采煤历程:“安全退休作数。”(曾春燕 戚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