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2|回复: 2

[已见刊稿件] 课堂“挑刺”找差距

发表于 2016-5-30 22:07: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职工乐于讲的“三不”课堂

“今天,我们的培训不讲理论,我们要让职工朋友们自己谈设备‘三不’,即在设备巡检、使用、维保过程中发现或者执行中自己不仔细,不熟悉,不重视,容易忽略的问题,以6#铸锭机组为例,加以总结分析,形成文案。”“大家集思广益,答对有奖哦。”
5月27日,河南豫光锌业五厂的设备点检员葛韩杰,在合金三车间为操作工和机修工进行反例教学。
“我先来说,上次我在6#机组,开机前没有仔细巡检,结果2推感应开关位置没有紧固发生偏差,码锭时2推发生问题指令错误,导致故障停机了20多分钟,这样算是不仔细吗?”职工李亮亮感觉挺新鲜,还有奖励,抢先答道。“当然算,说得非常好,谁还有补充?”葛韩杰迅速用笔记下了“开机前巡检的不仔细,感应开关位置”一行字。
“还有空载试机时,有一次我没有仔细检查锭模是否完好,结果出了快两吊锭后才发现有个锭模右上角缺个小口,导致锭模内的锌锭溢边,结果把两吊内溢边的锌锭剔除后重新摆放,费了很大功夫。”职工薛艳明补充道。“很好。那么有了那次教训之后你有总结改变吗?”葛韩杰认真地问道。“当然有,空载试机时要仔细检查锭模、控制器等设备,确保试机无误时再出产品。”薛艳明对答如流,明显他是经过仔细思考了的。“空载试机时的不仔细,锭模、控制器等。”本子上又多了一行总结。
“那不熟悉呢?谁有话说。”不甘落后的李小兵娓娓道来:“不熟悉,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操作要点和操作流程的不熟悉。如果对它们不够熟悉,在操作时就不能把设备调整到最佳状态,甚至导致设备损坏,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葛韩杰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操作要点和操作流程是考验职工对设备的熟知程度,以及能否正确使用设备与否,能否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平时李小兵可是个马虎眼,工作不够细心,关键时刻能够答出来,说明他脑子里这个意识已经扎了根,一下子就把他的底子探了出来。有的职工还给他鼓起了掌,大家的兴趣和互动情绪一下子将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
在“不重视”方面,三个职工同时在第一时间举起了手。6#铸锭机组浇包口不经常处理没有得到重视,机组升降台上升缓慢没有得到重视,卸锭抽板有时提前打开没有得到重视,一个个在职工操作过程中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产生的问题直击着葛韩杰的心灵。
“好,非常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大家讲得非常好,都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葛韩杰随即进行总结,在“不仔细”方面,职工反映多个点的不仔细,主要针对开关机,空载试机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改进办法,即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巡检和管理,培养职工良好的习惯;在“不熟悉”方面,定期进行操作培训,不定期进行抽查考试,逐步提高职工操作水平,考试内容即为总结出来的不熟悉的内容;在“不重视”方面,针对日常职工容易忽略的问题,形成“四勤”管理办法,即勤检查,勤沟通,勤处理,勤督促。
“比起以往的培训,这次培训更具备针对性,让职工自己说不,学会自我剖析,探索设备自主管理的有益方法。”葛韩杰说道。
“这种培训方式还是第一次听说,形式新颖,职工们也乐于接受,学习得更快。希望下次多一些类似的培训,我们就再也不怕设备会出问题了。”坐在职工当中听讲的熔铸一班班长李空军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随后,他们又深入现场,现场总结分析,加深记忆。
据悉,这些总结提炼后将全部纳入《锌业五厂设备管理制度》,并且逐步在其他机组推广使用。葛韩杰口中的奖励就是职工们的“合理化建议”。
“一条建议10块—20块钱不等呢。”“对,以后不仔细都不行呢。”......职工们争先恐后地说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1 08:37:56 | 查看全部
感谢李老师的鼎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2:53:3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