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24|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电影)影响中国60年的十大经典影片

发表于 2009-12-10 20:01: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浪网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

                                                                             
1.《开国大典》

入选理由:60年前的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红旗如海,欢声雷动,开国大典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屹立在世界东方。该片用纪实的手法展现了开国大典这一历史的瞬间,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蒋介石、宋庆龄等100多位历史人物的风貌。该片获得1991年广电部1989、1990优秀影片奖;1990年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剪辑奖;1990年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值建国60周年之际,我们必须再一次地重温这部红色经典电影。

入选指数:★★★★
2.《小花》

入选理由:在中国的现当代电影史上,《小花》的出现无论如何都有点横空出世的味道,从内容到形式的探索与“叛逆”意识使得当时看惯了传统故事片的观众耳目一新。值得注意的是以《小花》、《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为标志的创新浪潮根本上改变了新中国电影的创作面貌。

入选指数:★★
3.《庐山恋》

入选理由: 该片是“文革”后国内第一部表现爱情的电影作品,《庐山恋》放映后,其中的两位主角张瑜和郭凯敏成为当时年轻人心目中的青春偶像。影片中男女主角的吻戏更是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中国大银幕第一吻。

入选指数:★★★
.《少林寺》

入选理由:影片《少林寺》是1982年香港中原电影公司摄制的彩色宽银幕功夫片,轰动一时。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掀起一股新风格武术电影热潮,使李连杰一举成为国际级影星,并在中国掀起了武术热。影片拍摄的时候就已被各国片商抢购版权。因此该片在许多国家同时公映。美国的纽约、旧金山、泰国的曼谷,澳大利亚的悉尼,菲律入选指数:宾的马尼拉等地在春节映出期间,均打破华语片的卖座纪录。影片还行销到日本、新加坡等国。

入选指数:★★★★

5.《喜盈门》

入选理由: 该片是中国最早的家庭伦理片,这部电影很好地反映出了当时改革开放时我国农村家庭生活的现状。影片上映之时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观影狂潮。

入选指数:★★

6.《火烧圆明园》

入选理由:该片记录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所遭受的一段屈辱的历史,揭示了清政府昏庸腐朽的本质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影片场面宏大、人物鲜明突出、景观设计精致逼真,具有强烈的历史真实感。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几部由香港和内地电影工作者共同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电影作品之一。
入选指数:★★★
7.《英雄儿女》

入选理由:这是一部新中国诞生后为政治服务,鼓舞人民斗志,凝聚力量的经典艺术作品。该片主题紧扣时代,弘扬和激发了新中国一代青年奋发和爱国激情。该片上映后,其主人公的形象迅速成为时代的学习楷模,并形成了强有力的社会主义主旋律。从此,新中国形成了以激进和英雄为主导的文化势力,为当时社会主义全面建设起到强有力的精神和政治作用。
入选指数:★★★
8.《红高粱》

入选理由: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是根据著名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它以崭新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中国三四十年代一伙农民古朴、野性的生活和他们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过程。明快、紧凑、张弛有度的节奏,画面、色彩、光线及其所构成的生动而浓烈的视觉形象,这一切电影艺术的表现令业界对中国电影刮目相看,《红高粱》在国际影坛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的新的开始。获得第三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

入选指数:★★

9.《青春》
入选理由:《青春》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谢晋开始回归独立个人化导演创作的第一部影片。这部电影在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是尤为重要的.该片的片名“青春”本身就是对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电影整体创作重焕新生的一次激情诠释,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文革期间几代中国人青春无情流逝消散的最好纪念.

入选指数:★

10.《建国大业》

入选理由: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牵头拍摄的《建国大业》作为献礼影片的扛鼎之作,集合了172位海峡两岸及香港的电影明星,组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空前盛大的主创阵容。影片以宏大的史诗框架,再现了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一段风云岁月,刻画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建国的道路上,与各民主党派紧密合作、荣辱与共,最终推翻蒋家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伟大历史进程。

入选指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