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06|回复: 0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三式五堂”搭建党建平台

发表于 2016-6-2 16:47: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党支部的特色项目创建工作相结合,在前期“三心一校”党建特色项目已有的成效基础上,积极探索搭建“三式五堂”学习教育平台,全力开拓适合学生基层党组织发展创新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模式,提高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质量与成效。
立足“三心一校”基础,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常态机制
  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学生党支部一直致力于构建“三心一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力争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学生工作的中心、学生工作的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学校。立足“三心一校”建设成效,党支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要求,以“支部紧跟要求、党员一个不落”为目标,突出经常性教育的特点,认真落实“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抓在日常、严在经常”的要求。2016年“三式五堂”学习教育平台的搭建,着力点在于“三个变化”。一是将“三心一校”党建发展模式中的“单一集中学习”发展为“多媒体、经常性”学习状态;二是将“三心一校”的各项“分散开展”活动拓展成“固定课堂式”活动;三是将“三心一校”的集中“党内”党性教育扩充到包含入党积极分子在内的“党外”培养。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三心一校”的各项成效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要求上。
  通过搭建“三式五堂”学习实践平台,切实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基层党建形成“两学一做”长效学习机制——党性教育常态化。在做中学、学中做,及时把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做法升华、固化为制度,使学生基层党建形成长效发展机制——创新发展常态化。结合学生党支部实际开展学习教育,给基层党建的发展提升留出空间,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形成“两学一做”在学生基层党建中的常态化教育模式,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形成固定“课堂式”主题活动,线上线下、“知行合一”、创新发展地共同推进学生基层党建工作。
搭建“三式”学习平台,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模式
  以学生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两学一做”作为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基本要求,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对优秀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等分别提出要求,分层次、分对象、分领域,有针对性地抓好经常性的教育培训,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不断创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实施智能式、引领式、送学式“三式”教育。
  “智能式”教育:针对整体综合素质较高、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的学生党员群体,采用“智能式”的教育方式,通过党建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党建论坛、手机短信网络平台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把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发送至信息终端,让党的新政策、新理论、新思想在第一时间贯彻到位、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并让这一群体充分发挥其扩散性强的优势,使得“两学一做”这一重要举措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覆盖面在全体党员内迅速得到普及。
  “引领式”教育:针对入党后思想要求放松、学习主动性有下降“苗头”的学生党员群体,更加注重其再教育问题,采取“引领式”党内教育形式,由各个基层党支部在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制度之时,引领此类群体自觉加入到“两学一做”中来,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和政治理论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
  “送学式”教育:针对综合素质、学习主动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群体,这个群体人数较多,所占比重较大。采用“送学式”党内教育形式,以绘制学习漫画、开展知识竞赛、录制教育视频等方式“送学”到教室、到宿舍、到社区等,使每名入党积极分子都能及时的开展“两学一做”,真正读懂、学会、悟透党章党规及讲话精神,能够以此为遵循,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
搭建“五堂”实践阵地,创新党员管理实践模式
  针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结合高校基层党建,尤其是学生党支部的现实条件和发展目标,加强和创新学生基层党建内容,形成党性教育“五堂必修课”——理论学习课堂、求是交流课堂、历史纪念课堂、社区实践课堂、争先创优课堂,将党员教育培养的成果应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体现教育成效,实现“知行合一”。
  理论学习课堂:开办“先锋讲坛”带动理论学习,结合高校党建特色和学院学科特色,面向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邀请学校、学院先进教师党员、思政专家学者担任讲坛嘉宾,把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党员日常学习与重大专题学习、教工党支部活动与学生党支部活动、党建校内院内资源与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有机结合并形成固定课堂。
  求是交流课堂:开展“话真心”跨年级党团交流,引发思想碰撞,面向学院全体党员、团员开放,除本科的党员和团员外,还邀请研究生优秀代表参加,将党的相关知识团队竞赛和党团自由交流作为固定课堂的主要环节,定期举办,引领大家关心时事、关注现实、关怀天下。
  历史纪念课堂:结合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校的实践要求,开展“悼往昔”、“游圣地”等常态活动,定期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前往革命圣地或者遗址进行参观学习,追思革命先辈们的风采,并形成“先烈风采”学习阵地。
  社区实践课堂:结合党员“双报到”制度的落实,定期组织学生党员或党校学员及时联系社区,去社区进行实践活动,聆听基层党组织建设心得,为社区群众服务。引导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们走出校门,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成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打下基石。同时,结合寒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党员赴革命圣地进行实地学习和社会实践,给学生提供认识、追寻革命历史的机会。
  争先创优课堂:设立“党员先锋岗”,一期一评。通过以下活动进行——开展“金点子”评选活动,支部党员每人每年至少为支部提出一个改革创新的“金点子”,被采纳并收到良好创新效果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为民服务志愿者队伍,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深入群众之中,开展便民、利民活动;开展“党员献爱心”活动,如为打工人员募捐冬衣、去打工子弟小学支教等,实实在在做好志愿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