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6-4 16:32:57
|
查看全部
2“老祖宗留下的好传统不能丢”
时至今日,村里吃水已不是问题,但老祖宗节约用水的祖训在于家村一直传承下来。
走进村民于秀河家,犹如进入一个花园、果园、菜园三园合一的微农场。
门前、房角空地上或砌石成田或辟地成田,种着各种蔬菜,院子里梨树、葡萄树、月季花,次第相间。墙边摆着一遛6个大小不一的旧陶罐,里面种的丝瓜已长出巴掌大的叶子。院子的东南角有一口水窖,上面盖着水泥盖。3个屋檐漏水口下有3个大铝盆,里面盛满了雨水。
于秀河告诉记者,受《柳池禁约》影响,他们祖祖辈辈把水看得特别珍贵。尽管现在有了自来水,但节水习惯一直保持着。每当下雨时,如果是小雨,家家户户都拿出盆、水桶等来接;如果是大雨,就直接让水流进水窖。即使是冬天的雪,也要铲起来堆在一起,让它化成水流进水窖。这些水平时主要用来浇花、浇菜、洗衣服、拖地等。“俺一个月收入也有2000多元,不差这点水费,但老祖宗留下的好传统不能丢。” 于秀河说。
据于彦新讲,虽然村里2008年就通了自来水,但全村没有一家废弃水窖。因为这个缘故,村里自来水每年人均用量不到7立方。在他们村,浪费水是会被大家戳脊梁骨的。
记者走访了几户村民家,发现院里院外都打扫得特别干净。对此,村委会主任于瑞科讲,因为家家户户都有水窖存水,只有把环境搞好,才能保证水的卫生。
“传承老祖宗的节水规矩要从娃娃抓起。”于家小学副校长李计荣对记者说。
时值下午上学时间,孩子们正陆续进入校园。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个叫于佳惠的6年级学生,问他是否知道怎么节约用水。“我们在开自来水龙头时只开到三分之一,爸妈让我们洗车时要用布擦,下雨时要接水……”孩子稚嫩的声音说得非常流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