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哈尔滨召开水价听证会。13名消费者中只有一名退休教师坚决反对涨价,但却得不到发言机会,他愤怒地将一瓶矿泉水扔向主持人。听证代表的身份也存在问题,一个所谓的“退休职工”代表告诉记者,他是某公司董事长,根本不是退休职工。
齐鲁晚报发表盛大林的文章:每次听证会之前,媒体上大都是反对之声;但到了听证会上,却大都是赞成之声。几十人参加的听证会,常常只有一两个人持反对意见。代表消费者的听证会代表为什么大都不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很多媒体经过调查发现:那些消费者代表大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但凡坚决反对涨价的消费者,只会有一两个人成为听证代表——为什么要“留”一两个反对者呢?因为听证会上“一致通过”太招人耳目。然后,申请涨价的企业还会积极地与消费者或专家代表“沟通”,说点好话,送点礼物,立场本来就不坚定的听证代表就会彻底倒戈……这些手段显然是不地道的,甚至有行贿受贿之嫌,但只要代表的身份是真实的,那就很难说他们的意见有没有“代表性”。可是,哈尔滨的这次听证会竟然连听证代表的身份都是假的!试想:谷孝发身为退休干部,他怎么去代表下岗职工?李民若是假律师,他又怎么能发表出专业性的意见?事实上,这位李“律师”的表现确实很不专业——他对记者说:“国家有法律规定,水价三年一调整,调整的幅度为8%-10%”,却又说不出这一规定出自哪部法律。关于代表身份,哈尔滨市物价局把责任都推到了消费者协会的身上。这更让人费解:消协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假?莫非消协也被自来水公司收买了?这种肆无忌惮的造假也不能不让人怀疑:申请涨价企业提供的数据是不是假的?物价部门的成本监审报告是不是假的……
小蒋随想:如今许多听证会就是摆摆样子,表面上赶一下公众知情权的时髦,实际运作还是垄断集团说了算。自来水公司可能会说,我们已经挺够意思了——费心“挑选”听证代表,租用听证会会场,各种数据报告整一堆,就算是造假,也是有成本的!没看见石油巨头,一面在国内卖着有史以来最贵的石油,另一面又在向国外低价抛售。人家压根儿不搭理社会质疑的声浪,什么油价成本,你愿意估算、愿意与国外进行对比是你的事,反正人家打死也不说。人家不说、不让你听证又能怎样?油价照涨不误,你微词再多,还不是得乖乖掏钱?不然你的车就得歇菜!人家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央企呢,赚老百姓的钱是肉烂在锅里。央企“盈利能力”如何强,在世界500强中排名多么靠前,还是值得炫耀的成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