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在5月30日上午召开的“科技三会”上,当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这里时,台下的科技人员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包含着科技人员对中央领导如此“了解民情”的由衷赞叹,也反映出他们对改革完善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的热切期盼。
任何创新活动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近些年来,国家财政对科研的经费支持逐年稳步上升,但在经费增多的同时,由于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规章不合理,也出现了“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的种种怪现象。
比如,由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过细过死,“买醋的钱不能打酱油”的现象并不鲜见;由于到财务报销时要求与预算“无缝对接”,把许多科研人员特别是项目负责人逼成了会计。科研人员本来应该把时间与精力全扑在研究上,但现在则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对未来几年科研活动的每一项支出精打细算:买多少根试管、用多少盒试剂……
比如,在科技投入中,仪器设备购置费比例一直偏高,劳务经费比例过低,有些项目负责人为调动项目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不得不“张冠李戴”,想方设法从设备购置等科目中“调剂”出一部分经费用于劳务支出,甚至出现做假账、弄假票的现象,不仅有损自尊,而且损害了规定的严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