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24|回复: 2

康厚明:从打工挣钱的梦想到为改变农民工生活出力的梦想

发表于 2016-6-8 06:28: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康厚明:从打工挣钱的梦想到为改变农民工生活出力的梦想
        永川日报记者 孔秀英 文/图
 
        人物简介
        康厚明:来苏镇石牛寺村人。1979年外出打工。现任重庆市建工市政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路面分公司方家山沥青拌合站副站长。
        他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农民工。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成为第一批从农民工群体中遴选出来的20多名全国劳动模范之一。2008年,成为第一批来自农民工群体的3名全国人大代表之一。2012年,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近日,他又当选为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
        感 言
        我一直以农民对待土地的心情来对待工作,就是要千方百计把地种好。我最初的打工梦想是挣钱减轻家里负担、娶媳妇、修房子,随着我有幸成为这么多的农民工“首批”,我的梦想变为了“为改变农民工生活出力”。
        5月25日凌晨4点,渝北区双龙街道方家山村的大山还笼罩在蒙蒙的夜色里,位于这里的一个拌合站却已开始机器轰鸣,划破了凌晨时分的寂静。一位中等身材的男子戴着安全帽,在工地现场巡视着,时不时地上前指导工人操作。
        这位男子,就是重庆市建工市政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路面分公司方家山沥青拌合站副站长康厚明。康厚明是我区来苏镇石牛寺村人,今年53岁。他从16岁开始打工生涯,最初的打工梦想是“挣钱减轻家里负担”,长大一点后是“娶媳妇”,娶了媳妇后是“修房子养孩子”,随着他成为首批农民工全国劳动模范、首批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现在,他的梦想视野已从小我之身投射到整个农民工群体, “为改变农民工生活出力”成为他孜孜追求的梦想。
        从第一代农民工到全国劳动模范
        1979年3月,16岁的康厚明从来苏镇石牛寺村出发,跟着叔叔一起到城里的红江机械厂打工。那时我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我区农村还没开始土地承包到户,在外打工的成年人农民工还得向村里上交工钱以换工分,年终时才能分到口粮。
        康厚明是厂里务工农民中年龄最小的。他家有7个兄弟姐妹,他是儿子中的老大。怀揣着挣钱减轻父母负担的梦想,他选择了外出务工,因未成年,他还可以不向村里上交工钱。在工地上,他什么杂活都干,拌灰、担桶、跑腿……一天工资有1.2元,10个月下来,他挣了大约有三四百块钱,全都交给了父母给弟弟妹妹做学费。
        1981年,康厚明跟着亲戚到西藏拉萨某部队务工。干了几年后回到老家娶媳妇,进煤矿当起了挖煤工。挖了一年,农村开始安装广播,实施农网改造,康厚明又改行当起了电工。还开起了粮食加工房,因加工时灰尘特别大,他整天一身灰。为挣钱供孩子上学,1997年,他到了广州中山市一台资企业手袋厂做工人。1998年,他回到重庆,进入重庆市政一公司务工。
        “我的经历跟其他农民工没什么两样,就是哪里能挣钱走哪里,今年在这里打工,第二年听说另外哪个地方能挣钱,又去了那里。所以大家把我们这种打工现象称为‘候鸟’式打工,其实真正的候鸟还有个迁徙规律,而农民工转战各个地方是没有时间规律的。”康厚明说。
        不管工作如何变化,康厚明的吃苦耐劳和热心乐观没有变。“他吃得苦,当初开加工房时,全村就只有他一台机器,他每天要忙到深夜,从来没有态度不好。才开始安电灯时,大家都不懂,也不敢去弄,电灯一有了问题就叫他,他总是来免费地给你修,对人很热心。”与康厚明同村的艾国琼说。
        才进入重庆市政一公司时,康厚明还只是农工班的临时工,负责修路基、建桥墩。那时机械设备差,农民工往往从事着最重最累的活。因吃不消,同去的30多人很快走掉了一半。康厚明却继续憨厚朴实地干着。一二十米深沟抢险,随时有塌方可能,他没讲任何条件就冲上一线。他还不满足于出苦力、下笨功夫,不断学习新技术,加上之前懂电路和一些机械原理,他成了工地上最好说话的 “替补”,开搅拌机、卷扬机,检查电路,从没觉得自己多做了这些吃亏了。
        “我就是以对待土地的心情来对待工作。你有一块地,肯定想千方百计把地种好。我来自农民,别的特长我没有,但能吃苦是肯定的。”康厚明说。
        一年后,不怕苦、肯动脑、技术好的康厚明就被提拔为农工班班长。多的时候要管理七八十个人。2005年,在公司组织的“找平”技术比赛中,农工班的成绩超过了职工班。同年,全国首次从农民工群体中遴选劳动模范,因表现优异,康厚明所在公司工会推荐了他,康厚明成为首批20多名农民工全国劳动模范之一。
        从全国劳动模范到全国人大代表
        “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是让我最激动的。”康厚明说。
        康厚明回到重庆后,工友们也都很兴奋,问他去北京逛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大官”。兴奋过后,康厚明继续开始了工作,工作没变,但他感觉有些东西在悄悄变了。
        出工时,遇到关键施工环节或较危险的活儿,工友们会下意识地先看看他怎么干。康厚明笑笑,一如既往地身先士卒。“工友们可能就是想看看,你当了全国劳模后,还能不能像原来那样工作?也或许是想,你是全国劳模,你应该带头。这让我觉得责任比原来大了。全国劳模不仅是荣誉,也是标杆,要有示范带头作用,工友们都盯着呢。”康厚明说。
        让康厚明更欣慰的是,工友们干活的劲头比原来足了,还开玩笑:“说不定我哪天也能像康厚明那样评个劳模哈。”
        康厚明说,其实农民工中一直不乏吃苦耐劳而又技艺精湛的人,但原来一直没有评先进这样的机会。这次农民工评全国劳模,体现了国家对农民工群体的重视和关心,给了自己也给了周边工友很大的触动。这也让他倍加珍惜这个荣誉。
        2006年底,康厚明在参加四川遂宁城区过境公路黑色化改造工程施工时,因为技术过硬,让美国专家起初都不相信他是一名农民工。
        数年来,康厚明带领工友先后参与数十个市政工程建设,铺设的沥青路面达100多万平方米,所参与的工程无一处有质量事故。
        幸运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08年,康厚明作为农民工代表,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再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
        对这个新角色,康厚明刚开始有点懵,不知道人大代表究竟该做些什么。“最初媒体采访我时,有些问题我根本就听不懂。”康厚明质朴地承认。在北京开会的10多天时间里,有200多家媒体采访过他。但他很善于学习,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抓紧时间补课,进行了现场调研,加之自己本身就来自农民工群体,对农民工情况非常熟悉,因此在会上就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和社保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得到了相关部委的重视和回复落实。
        这次会议结束后,康厚明感觉变化更大了。因为全国各地农民工的电话、信件铺天盖地地来了,甚至有人还不远千里跑到重庆找他,为的就是反映农民工的心声和建议。康厚明准备了一个本子,专门记录这些建议。“我这个时候的梦想彻底改变了,不再是挣点钱养家糊口,而是想为农民工的生活改变出一份力。那么多工友带着那样大的期待给我说他们的心声,我要做的就是代表他们反映建议,争取农民工合理合法的权益保障。”
        当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康厚明提出了建议18条,议案两件,涉及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工资支付机制、伤残赔偿、职业培训、农民工子女入学等。“我印象很深的是我有个同学,因为曾打工的硫化车间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只工作两年后就发现生了病,回来几个月就去世了,也没得到相应的赔偿。我查了一下,他那个病应该算是职业病。2011年,因为人大代表们的提议,国家对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了修改,但我的同学却享受不到这些权益了。这也让我增加了要尽量多为农民工权益保障出力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为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康厚明最常看的书是有关《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之类的书,经常跑的部门有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跟农民工权益保障密切相关的部门。“现在农民工权益保障得到了很大改善,不少地方政府给农民工很多帮助,让我们在城里逐渐找到家的感觉,但还有一些实际困难需要解决。所以我还得继续为梦想而努力。”
        从全国党代表到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
        2012年,康厚明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今年4月,他又当选为重庆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 联系农民工群体,重点协助做好农民工入会、农民工思想动态调研和反馈工作。
        为给康厚明创造更好的履职条件,重庆市建工市政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他减了部分工作量。康厚明除感恩公司外,始终把自己定位在“一线工人”。所以尽管头上有这么多“光环”,康厚明的工友们却感觉他还是跟以前一样。“我和他在一起六七年了,他每天跟我们在一起干活,技术好,人也好,随和,经常指导我们。”方家山拌合站的工友刘文明说。
        康厚明认为,这些年来自己能一直坚持为梦想而努力,能吃苦、能付出、能乐观、能助人,都源于家乡永川这片热土和父母的教育。“不仅村里的人很关心我,区领导也对我很关心,多次跟我见面,听我的想法和建议。”康厚明说,每次回家都会看到家乡的新变化,高铁通了,工业企业多了,农村也有了很多农业园区,很多农民工能就近就业而不用四处打工了,真的很为家乡发展自豪和高兴。
        5月28日,康厚明应来苏镇石牛寺村村支两委的邀请回村看看。看到村里的艾八姐家庭农场已发展到200多亩,种有西瓜、葡萄和甘蔗,每天有10多个农民去干活,他开心地笑了。
        几年前,康厚明在永川城里买了房,也买了车,自我的梦想完全实现。儿子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国企做员工,和父亲一样,儿子也非常勤奋好学。康厚明说,现在自己更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梦想,为农民工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而努力。
来源:永川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7:06:51 | 查看全部
欢迎老师们快乐阅读,劳动竞赛版块提前祝各位老师端午节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7:07:02 | 查看全部
4学习交流.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