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反方】
                   莫等亡羊再补牢
                            ■魏明东
     5月10日,照楠所在的某石油公司办公室收到修订“文件”通知,要求按照新版《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审查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等内容,并依据“新法”要求修订文件,确保合规性。对于此事,照楠的同室工友们有了不同意见,认为新版《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后,就应该对号入座,及时修改,还有的认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究竟是哪个最能有效呢?笔者认为还是“莫等亡羊再补牢”。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对于指导各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身边的事故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更好地落实和突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一主题。
       祸患积于忽微,细节决定成败。《扁鹊治病》的故事众人皆知,教训意义也颇为深刻。说的是扁鹊三劝蔡桓公治病,而固执的蔡桓公坚信自己没病,致使病情延误,最终病入骨髓,不治而亡。蔡桓公悲惨的结局,对于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它警示我们要重视细节,防微杜渐,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要因为轻视,麻木不仁而酿成大错。 所以,我们必须从故事中接受教训,防患未然,提高防范事故隐患的能力,“亡羊”再“补牢”为时已晚。  
       莫等“亡羊”再“补牢”,要分分秒秒想着安全。安全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管理的好坏体现了综合管理水平,更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命运。思想决定态度,态度改变一切。小到个人、大到企业想实现安全,就要求我们干任何事情、做每件事,都要想着安全,及时掌握着安全动向,即有如履薄冰的思想意识,也要有着长鸣警钟的工作态度。不是安全活动来了,就重视一阵子;更不是出现了问题,再去“亡羊补牢”筑堤坝。所以,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真正把预防预控放在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做好安全工作的信心与决心;领导和管理人员要时刻想着安全,担负起“为官一任,平安一方”的重担,把做好安全工作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把安全的大政方针和规章制度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到现场去,用心谋事,真心做事,实心抓事,才能确保事故可防、可控。多年来,我们中煤大屯公司徐庄煤矿在安全管理上,狠抓超前预防,先后创新实施了“五想五不干”“八抓八管”“五自管理”等安全管理法,较好地预防了重大事故发生,创出实现安全生产13周年佳绩。
        莫等“亡羊”再“补牢”,要时时刻刻做到安全。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在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含糊,必须丁是丁,卯是卯,一切为安全着想。要提高人的安全责任心,增强安全责任感,突出“三违”查处、隐患排查治理与整改、现场文明生产、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等重点工作,确保领导不违章指挥、职工行为规范、现场无隐患、工程质量动静态达标,控制好危险源,避免零打碎敲事故。要做好物的投入,强化科技支撑,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去产能,企业经营形势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更要把握住安全生产规律,突出超前预防,摆正安全位置,不要过渡为了追求低成本、高利润,而减少安全投入,也不能等出现事故后,才想起来采取补救措施。忽视安全,事故就会找上门;重视安全,事故才能有效避免。
        莫等“亡羊”再“补牢”,还要在工作生活中学会安全。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应用,也为安全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挑战,想安全,做安全,还需要我们会安全。会安全,要学习新知识,针对出台的新标新规,及时熟悉掌握,查漏补缺,改变不良行为陋习。通过学习,把自己不知道的不足找出来、把自己看不到的隐患找出来,把自己想不到的问题摆出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防范能力,达到“有病早医”的预防效果;会安全,要学习新技术,对不懂、不熟悉的操作要领、流程步骤等,要勤学苦练,通过理论学、实践做,互相渗透,才能解决工作上的拦路虎、绊脚石。会安全,还要我们与时俱进,善学多学,求博求专,积极探索新的领域,具有广阔的知识平台,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一专多能的操作技术,适应形势发展需求。只有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生命乐章才将永远悠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