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损失折射员工的责任心
龚光明 陈善莲
12月15日,笔者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内部刊物中看到这样一条消息报道:石壕煤矿掘进队一班组员工提出,提高运输轨道,挖引水沟的大胆创新之举治理了水患,拆除了24小时不间断的水泵,然而这项所谓的创新之举却为队里每月损失近5000元,而所在的班组员工每班少了一个55元的计时工资。
读罢此文,笔者认为,该队员工在不惜损失自身利益的背后,却折射出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噪音成隐患。24小时不间断的水泵噪音特别大,矿工兄弟作业时彼此间的谈话都变成了大声喊话,作业时的交流有了障碍,就存在安全隐患,有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还有是噪声过大,对工友的身心健康也有影响。拆除了风泵,工友们的安全和身心健康得到保障。同时还可以腾出一个人手来做其他的工作。
二是创新损失了5000元。如果不挖引水沟,不搞创新之举,矿上拨给该队每天每个班组一个55元的记时工资照得不误,一月下来全队近5000元的工资收入囊中。然而,正是基于班组员工对集体利益看得高于自身利益的责任感,才使得员工不计个人得失,不惜每班损失55元,全队每月减少5000元收入的损失。
三是节约了材料消耗。投入水泵、水管、配件等设施需要资金,水泵24小时不间断排水需要消耗电能,每天的电费是多少,每月下来又是多少,恐怕是个不小的数目吧。该队员工不惜花费人力来“折腾”自己,虽然为企业节能降耗做出的贡献不算巨大,但员工的责任心也显而易见。
诚然,员工责任心在我们企业各个岗位上随处可见,这一点也毋庸置疑。但员工在面对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不能兼得时,是否会选择后者,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时代,也许就实属鲜见了。
所以,笔者相信类似于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石壕煤矿提高运输轨道,挖引水沟、治理水患创新之举在我们企业不只是冰山一角,类似于该队员工的责任心在我们员工中不是凤毛麟角。在金融危机下、在困难面前,企业需要这样有责任心的员工多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