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才有市场)
央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百度联盟峰会是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行业精英,与百度业内资深人士共同探讨互联网的趋势。今年,峰会的主题是“技术 未来”,那么,在百度CEO李彦宏心中,互联网的下一幕是什么呢?
李彦宏:“从1994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12年的PC互联网是互联网的第一幕,它改变了整个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12年开始的移动互联网大潮是互联网的第二幕,也对我们的生活有了改变;关于互联网的下一幕,是不是大数据?是不是云计算?都不是,而是人工智能。过去的这一年中,人工智能从高精阶层的科技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热议话题。”
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它又将改变什么?2013年,百度就开始研究“深度学习”的领域,包括语音和图像识别。现在,百度语音应用已经非常精确;另外,百度的图像识别,也能实现多轮交互。这些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带来一个全新的生活体验。
李彦宏:现在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在多个领域显现出来它的威力,第一个领域是语音识别,百度的语音识别准确率超过了97%,语音识别的日请求到了一亿以上,97%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它比正常人的听力都要好一些了,不仅是语音方面的进展,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语音在合成上,我们也能做很多事情,刚才是识别,你说了它能够知道说什么,然后它能够学你的说话,说出来跟你说话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当然这个合成准确度也会逐步的去提高,这是语音的合成,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图像也可以合成,以后这些演员、大腕,他们演电影的话,他只要同意说我可以演这个电影,他不用实际去演,我们就直接把他所有的动作、语言都合成出来了。如果说过去比如说一个大腕一年能够拍两部戏、三部戏,以后他可以拍两千部戏,三千部戏,只要他同意我们就给他合成出来各种各样的动作和声音。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是促进线上商业模式的发展,更需要在“互联网+”的大战略下,升级传统产业。李彦宏非常看好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改造:
李彦宏:“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以及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应用到各种产业之后,会使每一个产业发生巨大改变。其实,我们讲了很多年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影响,讲了很多年物联网,那现在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没有人工智能,不管是物联网也好、互联网也好,对于制造业是不会有本质影响的,但是有了人工智能就会对制造业的每一个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一个原来大家觉得是死的东西将来就变活了,它会具有人类的智能。”
对人工智能而言,很多人都有一个疑虑:人工智能会不会像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那样,最终毁灭人类?李彦宏是乐观派,他说:人工智能会解放人类。
李彦宏:“业界其实有很多大咖,他们都很担心人工智能会毁灭人类,我是属于比较乐观的,我认为人工智能会解放人类,至少在我有生之年它毁灭不了人类,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大家想一想能够毁灭人类的东西早就出现了,但为什么至今还没有能够毁灭人类,因为我们还是有最终的控制权,有很好的机制能够来管理的。所以人工智能会越来越智能,越来越接近人类的能力,解放人类很多很多烦琐的工作,激发无限的这种可能性,过去我们觉得不能做的事情,未来可能通过人和机器的结合越来越能做了,那我不觉得它会毁灭人类,因为我们有能力去控制,我们有能力去制定相应的规则。”
关于这个话题,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春晖作出了分析评论:
王春晖:6月8号李彦宏在百度峰会上做了一个预测,他认为未来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动力不是大数据也不是云计算,而是人工智能。我对他这个预测非常同意。
我认为,未来的信息世界大概将经过几个阶段:第一个是初级阶段,我们的互联网现在正处在这个阶段,它的效果是给我们带来规模经济下的变革的效果,到了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是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最终发展到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或者说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相对于人的智能而言,其本质主要是对人的思维和行动等信息过程的一种模拟,所以它是一种研究、开发、模拟、衍生、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而且将它应用于人类。
我们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和发展还是积累的不够,而且国家在顶层设计上还没有全面的铺开。尽管我们也提出来了关于中国的“大脑计划”,但在国家的战略层面还没有进行认定。在2015年的时候,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里面提到了关于建设强大的人工智能的诸多产业。
我觉得,要发展人工智能有一条规律,是任何一个发展人工智能的国家都要遵守的,也就是“科技以人为本”,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永恒主题。所以说,人工智能要围绕人来设计、围绕人来发展。
在这个方面,我们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国家要在顶层上来设计,在欧美、日本这些国家,他们都是从国家顶层上面提出了“大脑计划”、“人工智能发展计划”,我们现在还停留在科研院校、企业层面的研究。第二个是我们现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人工智能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集群式的创新体系。第三个就是如果能够形成集群,还需要打造科研机构进行协同、合作的机制。我们现在对科技人员的管理体制等方面,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最后我还是要强调“科技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要关注技术和产业的应用,还一定要关注人工智能要认识、研究、遵循人的发展规律,这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和前提。比如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方面,主要是有人工智能带来的人权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责任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道德伦理问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环境的伦理问题,都要综合研究。在法律方面,最重要的挑战就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否改变法律主体的界定范围,怎么去改变法律主体的界定范围,特别是对隐私的保护也有挑战。人工智能因为它模仿了人的思维和行为,所以就产生了人工智能本身的人格,原来我们的人格权对象是自然人,而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也有人格权的问题,这都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型的法律问题,需要我们整体的研究。
(原标题: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才有市场)
本文来源:央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