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
|
细如发丝的纱线呈360度从四周输入织机内,每台织机有90根纱线,一旦其中一根纱线断裂,整台织机就会自动停止运转,作为织机负责人,纬编工人姜正涛的任务之一就是:迅速查找出哪一根纱线出现问题,以最快速度将线头重新接在一起,线头接得越快、越小,布匹的生产就越快、越好。  |
|
|
拇指与食指捏住线头,中指与无名指协同操作,仅仅数秒钟,一根断开的纱线就已经接续完毕。初见姜正涛,他正在织机前接续线头,一双厚实的大手,虽然看起来并不灵巧,但其接线头的速度却令人眼花缭乱,直至观察数次之后,记者才彻底看清他是如何将断开的一根纱线接续完好的。“我一共负责4台织机,360根纱线同时运作,遇到纱线断开的情况,我必须迅速找出问题,并将其解决。”姜正涛这样说。  |
|
|
“心细是纬编工不可或缺的素质。”姜正涛告诉记者,织机在不断运转中将纱线织成布匹,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真正要加工出一段完美的布匹却并非那么容易。据他透露,布匹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长残”“飞花”“破洞”等20余种瑕疵,存在瑕疵的地方会统一划归为废品,从而造成浪费。因此,他在查看纱线是否断裂之余,还要时刻仔细观察布匹表面是否存在瑕疵。  |
|
|
姜正涛说,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尝试,他已经练就了一身织布诀窍:根据瑕疵的品类,迅速判断出织机哪些部位出现问题并即时矫正。“根据型号不同,一台织机通常有1200-4000枚织针,由织针问题造成的瑕疵,我可以通过观察布面瑕疵的位置,从数千枚针中判断坏损针的位置。”姜正涛这样说。据悉,如今姜正涛一年可生产100吨布匹,凭借自己心细、手巧的优势,由他生产的这些布匹,废品只有10公斤左右。在颐和公司,他的废品率仅为其他人的十分之一。  |
|
|
|
|
[table=100%,#ffffff] 要多织布、织好布,细心和手巧是必备素质,除此之外,纬编工们也需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注意总结生产中所出现的一切问题与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公司的规模飞速扩大,新职工也在不断增加中,作为一个从业十多年的老员工,培训新人是我应尽的义务。”姜正涛说,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不但自己的能力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他所总结的经验对公司里兄弟姐妹的成长帮助也非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