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82|回复: 0

住200平的部级官员买啥房

发表于 2009-12-16 21:08: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说,自己是副部级官员,但用工资也买不起房。

    扬子晚报发表肖余恨的文章:要换个老外记者,会不会问:您现在住的房子是租的吗?我敢肯定地说,贺副主任一定很不高兴地回答:也不是。广电总局管理司司长李京盛批了广受欢迎的《蜗居》后,被网友愤怒地人肉搜索出“两座豪宅”来。贺副主任,肯定也不会蜗居,哪怕是用工资买不起房子:除了工资之外,还有其他收入呢——当然,我绝无暗指是不法收入的意思。中国公民想必都知道,中国官员的合法的灰色收入,是不会少的。有些地方,就是公开拿的车补,就抵过普通公民一两个人的收入了。其他,如果在强势部门,还有林林总总的住房保障政策呢,请注意,不是全民住房保障,而是特权保障。所以,贺副主任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官员工资可能不高,房价绝对不低,但是,人家无须为此操心。既然我能住得起房子,房价高一些,又怎么样呢?特别对地方政府官员来说,高房价政府就有钱,自己就有政绩,就好办一些“民生”事业,自己也有一定的寻租空间,这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至于百姓们为蜗居而烦恼,那是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问题——说是“阵痛”,是对历史长河而言。对一个具体的人来讲,那可能就是一辈子的长痛。中央刚刚出台了政策,要变抑制为遏制。不过,中央从来就没有过推高房价以挤压百姓生活幸福空间的意思,好政策都是在贯彻过程中被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给弄走形了,这一次,又会如何?

    小蒋随想:部级官员不需要购买以自住为目的的商品房,因为正/副部级官员都会享受200平方米左右的公房。已按“成本价”购买公房的领导干部与社会上买不起商品房的草根儿,并不在一个层次。领导干部买不起商品房,在心理上会有一定落差,但这并不影响其实际的生活品质。老一代“国有体制内”的人能够以“成本价”购买公房,理由是作为对过去长期低工资的补偿。但是,如今的新生代拿着并没比老一代人高多少的工资(体制内老人比体制内新人还拿着更多工资),却享受着比“成本价”高得离谱的商品房,这难道就是市场经济的公平?说实在的,以当下官方公布的工资水平,一般工薪族也就能承受“成本价”的房子。究竟是我们的工资涨得太慢,还是房子已比“成本价”高得太邪乎,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杆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