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已经50岁的王玉,到年底就要退休了,可在车间里她似乎比平时更忙了,不知底细的人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位马上就要“打道回府”的人。拿她自己的话讲:“毕竟在厂里干了30多年,眼下说走就要走了,心里总感觉空荡荡的。”每当她走进一个车道,像往常那样辅导大伙操作时,也时常有人拉着她的手说:“王老师,我们真舍不得你走”……
王玉是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后纺车间络筒工序的操作辅导员。自打30多年前的1977年继承父业踏进德棉的大门,天生不服输的她,就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苦练操作技术,几年的工夫就由一名络筒挡车工成长为辅导大伙操作的“先生”,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操作辅导员是一个“为他人做嫁衣”、“绿叶衬红花”的工作,被辅导者有了成绩可以晋级、提薪、获奖甚至提拔,当老师的却似乎与这些无缘。但王玉却丝毫不考虑这些。每当组织职工业余练兵时,她总是第一个达到现场,结合每个人的自身条件,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对新来的学员和手头差、反应慢的人,她更是手把手地教,一个要领一个要领地示范,直到对方学会为止。就这样,经过她的耐心辅导,2003年全省棉纺织络筒工序操作大赛上,车间代表德棉参赛的5名选手,一举包揽了大赛的前5名,在省内纺织行业成为轰动一时的特大新闻。
操作辅导员不仅要辅导,还担负着技术测定的工作,手中的秒表只要差零点几秒,就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晋级和收入的多少。因此,王玉在日常技术测定时,总是钉是钉铆是铆,从不偏向任何人。有一次季度测定时,一位平时与自己关系不错的同志由于心情紧张,操作时慢了0.3秒,由一级降到了二级,工资每月也少了几十元钱。下班这位同志提着礼品找到王玉家里求情,让她帮忙把成绩改过来。王玉一边热情地给她端茶倒水,一边耐心地做这位同志的思想工作:“咱俩虽说关系不错,但我得一碗水端平啊,要不工作咋干呢?”几句话说得对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王玉性格泼辣,不论干什么都风风火火,因此年轻时被人称为“假小子”。但是,对同志却有着一副慈母般的热心肠,平时谁有个大事小情,只要被她知道了总是不请自到,帮助打理,比自己的事还上心。有一次,一位挡车工工作时,不慎把戒指弄丢了,大家费了好大劲才帮助找到。“戒指上什么也不缠,多容易滑掉啊,来,我帮你缠上吧。”说话间王玉把戒指拿走了,第二天,就把缠好的戒指又戴到那位职工手上。还有一次,王玉看到一位辅助工的工作服挂了一个洞,便主动走上前去:“小伙子看你的工作服脏的,还破了一个洞,多影响形象啊,以后怎么找对象呢?快换下来我帮你拾掇拾掇。”回到家里,王玉顾不上做饭,戴上老花镜,一针一线仔仔细细帮小伙子把衣服缝补好,又洗熨平整,第二天送到小伙子手上,感动的小伙子不知说什么好。打那时起,王玉的办公桌上多了一个“百宝盒”,今天这个衣服的扣子掉了,明天那个工作服挂破了,都去找她帮忙,她总是来者不拒地利用业余时间把衣服缝补平整,然后送到衣服主人的手上。每每提起这些车间里大伙都说:“王老师简直都快成了我们大伙的义务清洁工了”(刘晓利 刘桂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