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57|回复: 1

勿把“紧箍咒”当成“万能法宝”——有规矩未必能成方圆

发表于 2009-12-18 19:42: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又到年终了,笔者参加了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公司渡市选煤发电厂电检车间钳工一班的一场座谈会。

     会上,大家把这一年来业务、安全等方面的优缺点都归纳得相当详尽,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后来,张班长指着手中的规章制度说:“紧箍咒在这里摆着的,还是那句话,我不管你们怎么做,总之,各自在现场做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包的设备,谁出了事,自己对照上面的条款来领罚,谁的包机设备被上级查出了问题,谁就承担责任。”铿锵有力的总结,职工们听后无奈点头。

     说到紧箍咒,那可是唐僧的法宝,用来约束顽徒孙悟空,效果极佳。翻开这个班的紧箍咒——规章制度手册,上面种类齐全、罗列细致、奖罚分明。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位张班长同志认为,只要有了很多规矩,安全这个圆就一定会画得很成功。诚然,一个班组没有规章制度,要想谈安全,就如同用一盘散沙堆砌成的城堡,只能停留在想象层面。但有了规矩就一定能成方圆吗?那也未必!

     该班班长的意思很明显,我有制度在此,职工们就不得违章违纪,现场的事是职工在做,与我无关,实在有谁违章了,自然有紧箍咒念到你头上。这其实是典型的以罚代管,是极不负责任的一种管理方式,一句“还是那句话”则道出了此种管理方式的长期性。以罚代管将压力传递到班员,自己则高枕无忧,出了什么问题,责任自然在班员,按照紧箍咒的约定来领罚。

     殊不知,班员也有侥幸心理的。总有人会想:偶尔违章一次、蛮干一次,不一定就要出事吧;今天不巡检设备,设备不一定就在今天出事吧。第二天又想:昨天没出事,今天也一定不会出事。随着时间的延伸,这种想法就成了每天的理所当然的念头。同时,事故隐患却在这一天天中如滚雪球般膨胀,直至某天“侥幸”这个脆弱的躯体撑不住事故隐患的重量,被它狠狠地压垮。大祸终于在该班组降临,那次触目惊心的事故想起来至今还历历在目:由于事前安全注意事项交代不祥,现场无专人监护,且操作人员经验不足、心存侥幸,钳工二班两位职工在吊运一条重逾一百公斤的铁链时,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只是用麻绳简单地系住了铁链,结果铁链从二十多米高处掉下,将一正在施焊作业的工友砸伤。被砸伤的工友至今头脑不清且行动不便。这样的悲剧发生后紧箍咒的意义何在?这责任又在谁呢?

     假如张班长的“还是那句话”的内容不是“自己来领罚”,而是“希望每位职工干完每一件工作都不给别人留下念咒的机会”,并到现场认真督导,那么那些侥幸心理还有藏身之处吗?职工们消除了侥幸心理,塌塌实实地干好了每一件事,使紧箍咒在职工们面前仅仅是一种摆设,那我们的安全事故还会发生吗?

     年终岁末是总结经验、出成绩的时候,其实我们最应该总结的还是班组管理的方式方法,要是管理者自己都在云里雾里,认识不到自己的管理误区,何谈来年的安全工作更上一层楼?熊德伟 严有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8 20:56:36 | 查看全部
写得不错,

谢谢对工会工作交流栏目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