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连市一中学班主任体罚学生,舆论称之为耳光门。这一耳光产生的连锁反应,最终引发一死一伤的惨剧。这起惨剧从一个侧面表明,社会矛盾中的“次生灾害”问题不能忽视,应予以全力防止。
所谓社会矛盾中的次生灾害,即一起矛盾冲突事件发生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或矛盾一方对处理结果不满意,从而使愤怒不满情绪因未很好宣泄而积聚发酵。这种情绪一旦遇到哪怕是一个偶然的事件或话头,就会迅速膨胀引发更大的矛盾冲突,造成更大的伤害。
近些年,从瓮安事件到石首事件,社会矛盾的次生灾害频现。这一次,大连的体罚事件更加清晰地把问题展现在世人面前。
班主任体罚学生,罚站并扇耳光,7名学生殴打同学,大连这所学校的乱象令人瞠目。针对班主任刘某对学生李某的体罚,有关方面对刘某和学校都已做出处理(未见学校对7名学生殴打李某有什么处理),但从事件发生到区教育局发文处理已历40余天。后来李某的父母提出李某可能因被打而出现精神问题,要求进行精神病鉴定到最后鉴定又历近40天。这些都可以看出,处理的不及时及处理的方式,或许是令学生家长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不满意则气不顺,气不顺就总会酝酿发酵并寻找突破口,结果便容易引发一连串矛盾冲突的转移和升级。
显然,这种矛盾的转移容易伤及无辜,而且容易让矛盾由此层层叠加并迅速激化。这起事件以血的教训表明,对初始矛盾处理的及时、公正、公平、公开有多重要。设若学校方面认识到社会矛盾冲突无小事的道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能够令矛盾双方满意的处理办法,再假如有关方面认识到思想沟通的重要性,多做沟通说服工作,矛盾也许就会渐消于无形,不至于激起如此大的波澜?
古人云“不平则鸣”,又有古谚云“吃亏是福”。一味争强好胜、得理不让人则会种下祸端;一味逆来顺受、忍让退避则会助恶者气焰。为人处世,紧要在于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无论是哪一种,行到极致,就会过犹不及。把握得当,人与人之间就会趋向和睦、和谐,社会矛盾也不致常常被激化、扩大。大连耳光门表明,矛盾双方均未能较好理解这一深刻道理,反成众人“拾柴”而非“抽薪”,以致助长矛盾之焰,教训亦不可谓不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