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9|回复: 2

[员工游记] 【实拍】尧头的坚守与最后的窑工

发表于 2016-6-21 19:46: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jpg
杂草丛生的烧窑之地
  

2.jpg
却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

3.jpg
坐落在澄城境内浴子河、后河二水夹流之畔

4a.jpg
保留着上千年历史的尧头窑和流传下来的陶制品作坊

5a.jpg
路遇尧头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陶瓷工艺大师周铁怀

6.jpg
他说,“周家洞”还有烧制黑釉大缸和盆碗的瓷窑,可以去看看

7.jpg
沿着尧头古窑遗址之路边走边看、仔细揣摩着这里的一砖一瓦

8.jpg
好奇的是,许多仙人掌长势茂盛,与旧瓷器浑然一体

9.jpg
山坡处留存的窑体、陶瓷品做的填充物及砖瓦比比皆是

10.jpg
站岗似的石狮子,目睹着尧头古今岁月起伏变化的沧桑

11.jpg
据《澄城地名志》记载,“尧头”古称“窑头”,后来“尧”取代了“窑”
 

12.jpg
尧头村的制陶旧址已被澄城县政府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3.jpg
中央电视台10套播放的专题片《千年窑火》,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14.jpg
尧头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5.jpg
虽然尧头窑从九十年代后期逐渐衰落,但周铁怀坚持烧窑的故事还流传着

16.jpg
其侄儿周红志辅助叔叔周铁怀传承祖辈留下来的烧瓷技艺

17.jpg
这两座周家祖传下来的“馒头”窑,至今有300多年历史

18.jpg
2016年6月19日15时是点炉烧窑的日子,叔侄俩着实忙乎了一阵子

19.jpg
简单的仪式后,以煤为烧制燃料的古窑由此热闹起来
 

20.jpg
窑里的陶瓷制品一直要到烧到本月底,才可冷却出炉见分晓
 

21.jpg
周铁怀望着眼前的窑,思量着以后的事情,因为他已快65周岁了

22.jpg
不过,村里供旅游的其他项目正方兴未艾,偏僻的村落又有了生机



    后记:2016年6月19日上午,几位影友相约来到尧头村采风。因为提前得知这天是老窑工周铁怀点炉烧窑的日子,不得不一大早从蒲城县出发赶往这里。

    据历史记载,尧头村制陶技术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流传千年。塬坡上的周家洞至今保留着祖辈传下来的烧瓷技艺,其传承人就是周铁怀。

    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布的信息上说,“周铁怀,1951年10月出生,肢体四级残疾,渭南市澄城县尧头镇尧头村人,尧头陶瓷技艺的传承人。2009年12月,获得‘陕西省三级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这是对一名普通窑匠的肯定,也是他30多年坚持传承这项技艺的肯定。

    有道是,来尧头必看窑场,看窑场必访周铁怀。周家这两座形如“馒头”的古窑坐落在半山坡上,显得那样的深沉、苍凉而厚重。据说清末民初以来,它们没有多大改动,基本是原址、原貌。周铁怀对这两座窑情有独钟,它不光是自己养活一家人的生计所在,而且是传承这门手艺的展示之地。

    2006年以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陕西《三秦报》《华商报》《西安晚报》,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对尧头窑进行跟踪采访报道后,周铁怀已经熟悉了这样的场面,也与外地摄影人建立了合作关系,不论是点炉、起窑还是制作毛坯,均可电话联系、随时赶来拍摄。就连他说的话都是“行话”:“利用这两个炉当前景,再用小光圈拍摄后面坡上的一排排水缸,画面可好看了。”

    当日下午,我们一行在30多度的高温里离开了尧头。回想起光着身子的大爷还在烈日下为游客展示陶制品毛坯的情景,以及周铁怀拖着残疾之腿看护窑炉的情景,禁不住默然了。这份坚守之情,又有多少人能坚持发扬到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30 07:10:15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16:18:32 | 查看全部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管理员首席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