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会说话,成就一生的财富 不知哪位作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是人才不一定会说话,但是会说话的人必定是人才。”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如果一个人拥有“会说话”的能力,通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任何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表达的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作为上世纪初上海著名的滑稽演员,杜宝林曾用自己杰出的说话能力成功地做了一次香烟广告。在一场演出中,他非常巧妙地将话题扯到了吸烟上。他是这样说的:“抽烟其实是世界上顶坏顶坏的事。可是怎样讲才好呢?花了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去买伤害身体的尼古丁来吸吗?我老婆就由于我特爱抽烟,整天吵个不休,整天闹离婚。因此,奉劝各位千万不要抽烟。”
时隔不久,他突然灵机一转:“但是话又说回来,要想彻底戒烟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我从16岁开始就已经学会抽烟,并且还是天天想抽烟,到现在十几年了,烟不但没有戒掉,烟瘾却越来越大了。经过左思右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吸尼古丁少的烟。向各位透露一个秘密:目前市场上的烟,要数‘某某’尼古丁最少。”他这种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的方法,一下子就抓住了顾客的消费心理,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就获得了最佳的效果。
乍一看,要从尼古丁的角度说服顾客去买香烟是根本不大可能的事情。可是,只要你有灵活的头脑,绝佳的会说话能力,就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同许多事情一样,会说话不完全是天生的,后天的锻炼也是尤为重要的。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任何人都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会说话是每个人应具备的素质
在众多人眼中,“会说话”一般指的只是语言的表达能力。其实,这只是一种片面性的理解。真正的会说话是一种语言的表现艺术,语言表达能力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说话能力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忽视这些方面就会对我们说话能力的发挥产生制约作用。衣着、仪容、谈吐、举止等就属于制约说话能力发挥的外在因素。就说举止吧,举止是依靠动作来传达的。人们获得对他人的第一印象,通常并不是通过对方的语言而是通过动作。与一个举止大方优雅的人进行交谈,会使人感到一种享受,谈话双方的距离会在不知不觉中缩短,在心底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与此相反的是,如果是和一个大大咧咧或者说话猥琐的人进行交谈,那么在无形中就加重了彼此之间的顾虑,拉大了双方的距离。因此,非语言因素对说话的能力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坦率地说,也许大部分人都特别重视这些,而且有些人说起话来也是伶牙俐齿、滔滔不绝。但是,在解决棘手问题时,只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还有许多制约说话能力的内在因素。一个会说话的人应该必备四种素质,就是自信、博爱、责任、奉献;具有五种能力,即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具备五种正确的心态,即自尊和珍爱生命、稳定和积极的心态、以苦为乐的精神、勇敢顽强的意志、归属与感恩。杜宝林的成功就在于,他具有非常强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珍爱生命的积极心态。对于那些身在职场中的人来讲,要想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只有重视内在方面的修养,“会说话”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能言善辩的会说话能力,是每位人才都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诚然只能说是“之一”,主要原因是由于“会说话”并不等于就是“人才”。因而从古至今,似乎总有一些用人者在这个问题上不是太过于清楚明白。
历史上的汉文帝刘恒,有一次与主管招待的官儿张释之到上林苑进行观察。发现有个叫啬夫的人特别善于能说会道,便传令张释之,提升啬夫为上林苑总管。张释之深知此人只会卖弄嘴皮子,没有真才实学,就进言文帝说:“秦国重用的谋士,个个能言善辩,却没有几句实话,皇帝不得不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往外放。陛下只看到啬夫会说话的能力好,就提升他,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恐怕天下那些扯顺风旗的人,光卖嘴皮子,都不干实事了。”文帝听取了张释之的意见,取消了任命。汉武帝当政时,将一个善于夸夸其谈的游民主父偃,一年内四次提升,让其当上了中大夫。而最终的结局是,此人在朝事上只会高谈阔论,在私下里却干了很多坑人误国的事情,到最后他当然要掉脑袋了。
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个人的财富。一个人才如果只会死干事而完全不善言辞、笨嘴笨舌的,这样是不利于做好本职工作的。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