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融资平台转型升级
位于诸暨城东三环线外有一片占地70余亩的田地,这两个月正在实施道路、管线改造等“三通一平”工作,一年半之后,这里将会建起一座立体式的浣东再生水厂:地下是污水处理厂、地上是水体公园。
诸暨市水务集团董事长郑琦说,项目采用PPP模式,政府用4200万元财政资金,撬起了这个投资额达5.7亿元的污水处理项目。
为拓宽融资渠道,诸暨市积极推进融资平台的转型升级。通过注入闲置土地房产等手段,不断充实做强平台公司。诸暨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正在整合组建中,已完成14家国有投资公司股权划转等资产整合工作。下一步,公司将推进债券融资等工作,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建设。
自1997年“浙江富润”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打响“第一枪”后,诸暨的资本市场风生水起。一个县级市就有13家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和1家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基本覆盖了当地产业体系。
为发展壮大资本市场“诸暨板块”,募集更多资金投入当地建设,近年来,诸暨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积极优化上市培育梯队,协调处理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从诸暨市金融办了解到,目前诸暨已有73家企业进入上市企业培育库。力争到“十三五”末国有资产公司有1—2家达到上市企业标准,争取IPO报会企业2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0家。
除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外,诸暨还探索排污权抵押贷款、商标专用权抵押贷款和“三权”抵押贷款,为中小企业打开更宽广的融资通道。
在政府投融资模式方面,诸暨市建立健全多元化基金投资管理机制,建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创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设立企业并购重组基金,成立天使投资基金。目前,诸暨已成立第一批“政府+社会资本”的4个产业引导基金,基金规模达41亿元,政府出资仅一成左右,达到了“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