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81|回复: 1

【转】“会说话”成就未来 (2)

发表于 2009-12-23 07:27: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但普通人具有说话的能力,其实那些比较出名的人更具有说话的能力。但是说出的效果却不一样。会说话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
  美国前任总统林肯为了提高说话能力,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是怎样论辩的,是怎样做手势的,他一边倾听,一边模仿着。他听到那些云游八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他曾对着墙、树桩、成行的玉米练习说话能力。日本前任首相田中角荣,少年时曾患有口吃病,但他不曾被困难所吓倒。他为了克服自己的口吃,练就会说话的能力,他常常朗诵、慢慢地朗读课文,为了能够准确地发音,他对着镜子纠正自己的嘴和舌根的部位,对自己要求相当严格、一丝不苟。
  当乾隆称帝的时候,全国闻名的大才子纪晓岚,深受皇上的赏识。
  有一天,乾隆宴请大臣。大臣们吃得十分开心,饮得也非常畅快。这时,这位爱卖弄学问的乾隆又诗兴大发了,他出了上联:玉帝行兵,风刀雨箭云旗雷鼓天为阵。

  乾隆皇帝要求百官对下联,结果对不上来。乾隆皇帝这下更来兴致了,竟然没人能对得上。他想显示自己的才华,于是,便点名要纪晓岚答对,想让这位大才子在众多大臣面前出丑。
  然而,使乾隆皇帝出乎意料的是纪晓岚却把下联对上来了:龙王设宴,日灯月烛山肴海酒地当盘。

  话音未落,群臣们都已相继发出赞叹不已的声音,似乎是纪晓岚为他们解了围、出了气似的。
  乾隆皇帝听后,却不怎么高兴了。他面有怒色,半日沉吟不语,大家颇为纳闷。
  鉴此,纪晓岚知道是自己得罪了皇上,便紧接着又说:圣上为天子,所以风、雨、云、雷都归你调遣,威震天下;小臣们都是酒囊饭袋,因此希望连日、月、山、海都能在酒席之中。可见,圣上是好大神威,而小臣只不过是好大肚皮而已。

  乾隆一听,便立即露出了笑脸,连忙表扬纪晓岚,并说:尽管饭量甚好,但若无胸藏万卷之书,又哪有这么大的肚皮。

  由于对联对得相当的好。乾隆出的上联显示出了一代帝王的豪迈气慨,不料纪晓岚下联一出,十分工整,显示不出乾隆上联的才气。乾隆一听,自然感到有些不愉快。幸好,纪晓岚能够及时地发现并及时地为自己开脱,有意识地抬高乾隆,贬低自己。自然,君臣一唱一和,大家都高兴。人有会说话的能力是好,但是话要说到正处,说到关键点上,就像纪晓岚一样,当乾隆不高兴时,又说了一句解决尴尬的话,这才能显示出一个人是否真正地会说话。
  有一天,乾隆皇帝对刘罗锅说:如果你能猜到我在想什么,我就会赏赐给你一个玉瓶。尽管刘宰相并不在意这个价值连城的玉瓶,但为了捉弄一下皇上,便随口答道:皇上不想把玉瓶赏给为臣。听了这句话之后,乾隆皇帝不得不把玉瓶赏给了刘宰相。
  在我国历史上,确有很多口若悬河、能言善辩之士,凭着一张剑舌,活跃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他们有的劝阻战争,化干戈为玉帛;有的怒斥奸佞,以正气压倒歪风;有的巧设比喻,以柔克刚,争取盟友;有的反唇相讥,绵里裹针,瓦解敌阵。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就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故事。《三国演义》还在第九十回描写了诸葛亮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鼓三寸舌,死老奸臣的故事。蜀魏两军对阵之时,魏臣王朗到阵前来劝降,也就是这个舌战群儒的诸葛亮,把王朗说得一钱不值,王朗气盛,当时羞愧不已,一头撞死在马下。孔明的三寸不烂之舌,当真抵住了成千上万的敌军!这个故事也成为千古佳话。
  古希腊的德摩西尼是一位杰出的民主政治家和爱国主义者,他充分而有效地把演讲运用于激烈的政治斗争之中,从而,发挥出了巨大的社会作用。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腓力二世向外侵略扩张,慷慨陈词,发表了八篇著名的《斥腓力演说》。这些演说,可以说是措词尖利,揭露深刻,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激情。他的这八篇演说,合称为力匹克后来被引申为普通名词,专指那些激昂愤慨猛烈抨击政敌的演说。
  1963828日时,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领导了一次25万人的集会和游行示威,呼吁反对种族歧视,要求民族平等等。当游行队伍到达林肯纪念堂前时,他发表了著名的《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首先热情洋溢地赞扬了100多年前林肯签署的《解放宣言》。然后,话锋一转,指出100多年后的今日,黑人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号召黑人奋起斗争,并且以诚挚热情的语调,描述了黑人梦寐以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黑人儿童将能够与白人儿童如兄弟姐妹一般携起手来上帝的灵光大放光彩,芸芸众生共睹光华!这篇演讲可以说是内容充实,感情炽热,气势磅礴,产生了极强的感染力。这篇反抗种族歧视,争取民族平等的战斗檄文,大大推进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进行。
  正是因为演讲与政治活动联系如此密切,具有极大的组织、鼓动、激励、批判和推动的作用,所以,人们不仅利用演讲来为特定的政治服务,还同时广泛关心各国政界、军界和知名人士的演讲,并且从中了解和研究其演讲所透露的信息,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
  这些名人为我们训练会说话的能力树立了光荣的榜样。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9 20:12:37 | 查看全部
谢谢,已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