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9|回复: 7

[转贴] 刺猬与狐狸  作者:何帆

发表于 2016-6-29 20:13: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心理政治学家菲利普·泰特罗克从1987年就开始研究学者们关于国内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预测。他的结论非常清楚:从总体上看,专家的预测明显地比群众的预测差。

        泰特罗克把专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刺猬型”学者,一种叫“狐狸型”学者。这个典故出自古希腊诗人埃斯库罗斯。他说:“狐狸知道很多小事情,刺猬知道一件大事情。”

         刺猬们相信,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下,有一个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影响着整个社会。只要你发现了这个规律,历史的迷雾就顿时消散。弗洛伊德肯定是一只大刺猬。在他看来,什么都是潜意识、性冲动。“刺猬”更容易成为学术大师或公共知识分子,他们有“深刻的片面性”。

        狐狸们则天性多疑,对什么都不会全信。他们经常变化,喜欢向别的学者和别的学科学习,随时准备修正自己的看法。如果看到的实际情况和原本相信的理论不一样,他们更愿意怀疑是理论错了。他们不相信一个基本规律能左右整个世界,认为这个世界一定是充满了反例、异常、错误和混乱的。你问他们一个问题,他们总会给你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这一点尤其惹人讨厌。

        在电视上、网络上影响力更大的往往是刺猬。刺猬们往往更大胆、更激烈,说话底气更足。狐狸们说话含混,躲躲闪闪,观点听起来前后矛盾,真是一点自信都没有。

        但是为什么看起来底气不足的狐狸做预测时可能比底气十足的刺猬表现更佳呢?你得承认,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是最大的智慧。人们总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度自信。

        狐狸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能传播思想的种子。我们可能会以为,科学研究中,后来的学者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科学研究的实际进展要混乱得多,而且那些正确的思想不会马上流传起来。物理学家普朗克曾经说过:“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的发扬光大,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信服,让他们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等到那些反对者最终死去,等到熟悉真理的新一代成长起来。”普朗克说得不全对,年轻学者跟老年学者比,也并没有显出接受新生事物更快的倾向,他们甚至更容易被权威和传统俘虏。于是,有些知识被一次次地“发现”。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知识筑就的山洞里。在一个领域内众所周知的事实或解决方案,对另一个学科领域的人,可能是闻所未闻的。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公共知识,却以各种方式被隐藏起来。只有这些知识被全面认识和利用,新的理论才能被创建。但这不是靠一个学科内部的学者大量阅读文献就能实现的。促进创新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很多狐狸从一个领域跳到另外一个领域,腿上沾着各种花花草草的种子,把它们传播到各地。假设土壤和气温适宜,这些种子就可能在新的地方生根发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06:11:00 | 查看全部
狐狸生动有趣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30 19:19:40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带来分享,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30 19:19:52 | 查看全部
大家好.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30 19:20:04 | 查看全部
开心快乐送给你.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19:55:07 | 查看全部

回 2楼(幸福海边) 的帖子

建军老师好!感谢来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19:55:52 | 查看全部

回 3楼(幸福海边) 的帖子

李老师回帖辛苦!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19:56:29 | 查看全部

回 4楼(幸福海边) 的帖子

李老师给力!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