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3|回复: 1

[谈天说地] 给孩子的安全“扫扫雷”

发表于 2016-6-30 20:40: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给孩子的安全“扫扫雷”
齐志明
2016年06月30日03:5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孩子没有风险知识,那就教给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要跟上

  

  暑期将至,孩子们迎来一段可以尽情撒欢的时光。撒欢是好事,但要当心“踩雷”。近日笔者翻阅新闻,已经发现好几起溺亡悲剧,加上前两天100多名小学生玩水银中毒的消息,都在提醒:孩子们的安全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孩子容易陷入危险,因为有三样特点。一是活泼好动,好奇害死猫;又讨厌紧箍咒,喜欢干些出格的事儿;二是没有风险意识,也没有避险知识,不知道是雷,以为是糖果呢;三是自救力量微弱,真陷入危险,无力化解。

  如同石头之下青草照样冒头一样,孩子好奇、调皮、爱玩的天性压不住,也不宜压,风险避免了,把孩子弄成小老头了,不是好方法。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让孩子远离险地、险物。就防溺水而言,有大面积水域的地方,护栏要扎牢、警示牌要树好;对生产化学品的黑作坊必须零容忍,不能让孩子轻易就能接触到水银。尤其要警惕网上“飞来”的危险。 不久前,某地一中学生在网上买来硫酸铜,放到饮料里让同学喝,结果把人家喝进了重症监护室。这些化学原料,不知轻重的孩子怎么能轻易购买呢?危险品和孩子之间,必须实现物理隔离。

  其次,既然孩子没有风险知识,那就教给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要跟上。孩子处在踢死蛤蟆弄死猴的年龄,就像脱缰野马,多动爱跑。牧马人必须在观念上送上一个笼头,以防毒草。家长得跟孩子们说,不要随便捡东西玩,不能随便下水戏耍。学校也不能光盯着考试,有条件的话要争取开设生命安全课程,教给同学们一些避险的原则和技术。别说小孩,有的大学生遭遇侵害时也会茫然无措,既不能及时发现风险,也不会及时止损,这都是风险教育缺失的表现。

  风险教育并不容易。孩子们个性较强,不喜欢戴紧箍,排斥家长的管理,老想往安全区外头冲。这就对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好的方法是潜移默化。郑渊洁的《皮皮鲁送你100条命》,通过故事,甚至改编成音乐剧,教给儿童们“裤衩和背心盖着的地方不能碰”等自我防护常识,效果就很好。

  据说在东北有种狍子,遇上危险不知道跑,甚至自己往枪口上撞。孩子可不能这样“呆萌”,风险意识,得从小教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20:57:55 | 查看全部
玉清老师辛苦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