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justify]第二批北京市文化建设示范校评选出炉,丰台区15所学校位列其中。此前,丰台区有7所学校荣获首批北京市文化建设示范校,目前,全区共22所学校获此殊荣。同时,力争两年建成近40所文化建设示范校。长期以来,丰台区注重学校文化建设,投资11720万元建设和营造学校文化外部环境,通过携手北师大专家团队促学校内涵发展,打造学校文化特色。近几年来,丰台区通过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与提升工程”,使得中小学物质文化建设成果显著,文化内涵不断提升,育人功能日益彰显,学校文化正由硬件建设向内涵提升转变。[align=justify]为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办学品质,丰台区从2012年起就启动了“丰台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与提升”工程。由区教委进行学校文化顶层设计,每学年制定《丰台区学校文化建设与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邀请北京教科院、北京教育学院等单位的教科研人员、教研员、北师大教授以及有经验的校长们共同研究、审理和论证“学校文化建设与提升方案”,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具体指导。[align=justify]丰台区各中小学依照区教委的《方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各自的“文化建设与提升方案”。发挥学校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学校发展规划要求,与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发展愿景、课程建设等方面有机融合。[align=justify]制定了全面的评测机制。在全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与提升项目的评选及全市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的推荐工作中,教委采用委托第三方专家组进行评审的方式,择优确定项目支持和推荐上报的学校名单。[align=justify]十八中左安门分校[align=justify]校长 何百忠[align=justify]自2015年9月正式加入十八中教育集团之后,左安门分校依托集团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整理形成了以“进德修业,问学取友”为内容的“进取”学校文化。[align=justify]在“进取”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借助十八中教育集团平台,开展“名师课堂”活动,同时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课程文化,积极参与到集团内的各种学生活动中,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校长何百忠介绍,以丰台区教师专业技能大赛“师慧杯”为例,学校破天荒捧得了团体二等奖,并有3名教师获得了三等奖。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align=justify]丰台第一小学[align=justify]校长 殷楠[align=justify]十余年来,丰台一小坚持以科研为龙头不断探索和研究学生公民教育,实现了从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到公民教育的提升和发展,并形成了以“公民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内涵。[align=justify]校长殷楠介绍,学校的“六小”公民教育内容包括争做勤奋自主、勇于创新的学习小主人;举止文明、遵章守纪的礼仪小使者;宣传环保、爱护环境的环保小卫士;谦恭礼让、合作快乐的同学小伙伴;勤劳勇敢、自理自立的劳动小能手;为人正直、活泼开朗的快乐小天使等六个方面。同时学校还开发了多维一体发展个性的公民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研制了学生公民教育课程标准;构建了多层次、多序列的学校公民教育目标;并对学生公民教育开展了动态评价。[align=justify]嘉园第一幼儿园[align=justify]园长 郑淑敏[align=justify]作为丰台区第一所市立幼儿园,嘉园一幼在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探索幼儿健康教育,目前已经形成了“构建和谐园所、培养健康儿童”的独特园所文化。[align=justify]“3到6岁是为幼儿一生健康奠基的阶段,因此孩子身体健康应该摆在首位。”郑淑敏园长这样认为。为实现培养具有强健体魄和完整人格的健康儿童的目的,幼儿园开设武术普及课、泥塑活动等课程,并积极引入跳竹竿、抖空竹、推铁环、跳长绳等传统体育游戏,开展诸如上下午各1小时的户外游戏和自主创编的课间操等一系列阳光体育活动。现在,嘉园一幼的孩子们个个都是传统体育游戏的高手,每个将要毕业的孩子都能掌握拍球、跳跳球和跳绳三项体育游戏技能。来源:北京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