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者 吴新光
他是一位民营高科技的创始人,25年来创新不辍,成为煤矿自动化专家;他审时度势,瞅准工业特种机器人的发展先机,让企业发展之路常新、涅槃重生。他就是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成,曾先后荣获省五一劳动奖、河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设备工程专家库高级专家等多项荣誉。
从最初5万元起家的手工作坊式的小厂,到现代化的高新技术企业,许开成的法宝就是坚持走“技术创新”的发展道路,始终致力于矿山机械设备与安全智能产品的研发与改进。在他的主持和带领下,公司相继开发出传感器、传动、自动化、特种机器人等四大系列200余种产品。其中,20余项产品系列为国内首创,140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1991年,许开成拿着借来的5万元,租下了一个小院落,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关于创建企业的初衷,许开成说,是源于一次让他刻骨铭心的煤矿事故。上世纪80年代,许开成在开滦唐山矿担任井下电工。一天,由于矿用交流电压不稳定,两名工友失去了生命。自小就痴迷于各种电器的许开成,决心研制一套性能可靠、电压稳定的矿用直流信号系统,为广大工友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让悲剧不再发生。当年秋天,国内第一套“多功能矿井提升数字信号系统”在他手中诞生,它成为了煤矿安全自动化技术的里程碑。
多年和煤矿打交道,让许开成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心中满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关爱。矿难的频发、生命的消逝,让许开成感受到责任的重大和创新的紧迫感。从我国第一套多功能矿井提升信号系统,到我国第一台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高压变频器,再到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他号召公司上下始终遵循创新理念和研发使命脚踏实地持续创新。
综观开诚的技术创新成果,无不闪烁着“以人为本”的光辉。
说起研制矿用探测机器人的缘由,开诚人都会说,这是许开成的一个慈善义举。
2006年,一次唐山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后,由于井下情况不明,救援队不敢贸然下井,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在等候中流逝了。“当时我只想做个可以到危险环境下代替人、提高救援效率的机器人,免费提供给矿山用,没太多想挣钱的事。”许开成回忆说。
2007年,凭借公司多年煤矿自动化装备制造经验、长年专注矿井设备的独特优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矿用井下机器人问世了,这是我国第一台“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这款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具备自定位、采集识别及传输各种数据的功能。在矿井发生事故时,哪怕是在矿山瓦斯爆炸后造成的高温、烟雾、有害气体和缺氧,以及存在可能发生二次灾害的环境下,机器人也能够爬坡、越障、涉水,进入事故现场去采集影像,传输数据信息,为抢险救人员提供重要依据。对于这项技术,工信部委托有关组织评审验收后给出了“填补国内空白,国际领先”的结论,我国由此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此后,在许开成的率领下,特种机器人系列产品不断在开诚诞生,均为“中国第一台”:2013年“矿用水下机器人”和“管道探测机器人”研制成功;2014年“矿用巡检机器人”成功推出;2016年,消防机器人的研发成功、批量化生产,又让开诚公司大放异彩。目前,公司已形成履带式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管道机器人、钻孔探测机器人五大机器人平台,应用领域也从煤矿应用救援扩展到矿山、军工、消防、救援、水利、燃气、市政建设等诸多领域。
许开成说,皮带巡检机器人在神华集团郭家湾矿成功投入使用后,将巡检工从高危、恶劣的作业环境中彻底解放出来。今年主推的消防侦测机器人,深受各消防单位和生产企业的青睐。
在许开成的带领下,开诚公司正在向着国内智能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昂首迈进。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