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飞越两极的轨道

与伽利略号近木星赤道面的飞行轨道不同,“朱诺”号将是在绕木星两极的极轨道上工作。然而木星的强辐射对探测器将是一个大威胁,并将影响“朱诺”号探测任务的方方面面,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它绕木星的运行轨道上。 数据显示,在木星云层顶端与环绕木星的辐射带之间有一个空隙。为了在任务期间最大限度地避免探测器暴露在强辐射中,“朱诺”号的飞行轨道将不停的穿越这个空隙,以确保自身安全并完成预定科学目标。此外,科学家有设计钛金属罩保护“朱诺”号内部的电子器件,避免强辐射的破坏。另外,绕木星两极的大椭圆轨道已经尽可能避免了探测器落入木星影子里,让“朱诺”号尽可能多的获得光照。
距离木星最近的主探测器
木星直径约14万公里,“朱诺”号任务期间距离木星云顶最近距离将仅有4100公里,而木星最近的卫星--木卫十六,它离木星有12.8万公里,相比之下“朱诺”号距离木星实在是太近了,能够拍到包括大红斑在内的木星云层高清细节。

伽利略号在1995年12月7日向木星大气层释放了一个340千克的钛制大气探针,它以大约2575千米的时速,在大气层中下降了约150千米,在它被压力和高温(23倍地球大气压,153℃)摧毁前,搜集了57.6分钟的资料,该任务揭露氢在木星大气层占90%,风速超过1000千米/时。 此前有过近距离探测木星的是伽利略号于1995年12月7日释放的子探测器,该探测器在释放后直接冲入木星稠密高温的大气深处,并在烧毁前尽可能多发回木星大气的相关数据。它在接近木星大气层前记录到了辐射峰值,随后是一个没有辐射的空白区域。这些数据给了我们进一步的证据证明木星与辐射带之间存在空隙。不过它在云层内仅工作了57分钟的时间。今天来看这个探测器使用的仪器较为原始,甚至有些像盖革计数器。而“朱诺”号携带最新的科学仪器,并将至少37次近距离飞掠木星云层顶端,这会大大增加人类对木星大气和内部结构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