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5|回复: 1

你被称领导,你爸妈知道吗?

发表于 2016-7-6 23:38: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年终在即,又该是各行各业作总结的时候了。无论是网络上人们上传和分享的各类总结样本,还是人们所习见的身边的不少总结实例,“在××领导的带领下,本部门今年取得了某某成绩”这样的话语,几乎随处可见。把成绩与“领导”挂钩,甚至言必称“领导”,其中的意蕴值得玩味。


  言必称“领导”,俨然已成为总结里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很多单位,员工草拟总结时,是否称了领导和领导机关、领导和领导机关的名字是否罗列得全、排名顺序是否妥当等,竟然成为领导评判员工是否“讲政治”的一条准绳,也成为领导评判员工业务能力和水平的一条标准。他们在修改、审定总结时,也常常在这一点上大费周章。如何让成绩与领导挂钩,俨然成为总结当中不可言说的一门艺术。


  成绩摆在那里,“领导”却可能千变万化,成为一桩桩奇事。一些行业可能涉及多头管理,“婆婆”很多,也可能需要送给其他部门参考。这样同一份总结,分别报、送给不同的单位时,就会变化出不同的“在××领导下”来。一个单位的成绩,竟然成了很多单位共同的成绩。


  其实,一个单位的成绩,主要是群众创造的。近来读到熊向晖回忆毛泽东的书,谈到毛泽东在删除外国友人称赞“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些话语时有一段解释:为什么一定要说毛泽东啊,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就取不得成就了?这是唯心史观,不是唯物史观。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当熊向晖说“唯物史观并不否定杰出的领导人的作用”时,毛泽东说:这是半截子唯物史观。领导人和人民不能分开,也不能等量齐观。领导人不应站在人民之上,不应站在人民之外,必须站在人民之中,是人民的一部分。必须突出决定因素,突出人民,不要突出个人。


  这些话语,在今天依然具有教育意义。如果由此来看种种总结中的“在××领导下”,事实或许存在,但过分强调领导的作用,无视群众辛劳和人民创造,或是将领导与人民并称,将领导强调到如此重要的地步,就很值得思量。


  作为单位领导,包括领导机关,面对称在自己领导下所取得的成绩,切不可飘飘然,更不可坦然受之。此时采取什么态度,恰恰反映出对自己与群众分量的一种权衡,也是对自己利益观、政绩观的一种考验。


  作为基层部门,如果是将总结送给业务并不紧密的其他部门参考,言必称“领导”的这种客套,其实就大可不必。对于报给领导或上级机关的总结,也未必一定要称“领导”,对领导的服从隐含在对政策精神的贯彻落实当中,更饱含在部门的成绩里。别把群众辛劳和汗水换来的成果异化为领导个人的政绩,更别把总结中的“领导”演化成一种形式主义。



 发布者:濮阳百姓人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7 06:11:19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