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29|回复: 3

【身边典型】为企业逆势发展站好“巾帼岗”——记事业发展公司“十佳巾帼服务明星”

发表于 2016-7-6 23:52: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企业逆势发展站好“巾帼岗”
——记事业发展公司“十佳巾帼服务明星”王艳芹
把新闻宣传当作一项事业,永远探索,永不停歇

有一种事业,见证我们与纸笔为伍,与镜头为伴,和企业的历史、职工的苦乐融为一体;
有一条道路,引领我们沉到一线、深入现场,走进最真实、最动人的场景,和职工群众心贴心连成一片。
——题记

网站编辑王艳芹2008年正式加入山东兖矿集团新闻中心“媒体人”队伍以来,工作经历很简单,迄今在网站编辑岗位上耕耘了8年。在这8年的时间里,她报到当天即上岗编辑,几乎没有适应期。然后编辑量随着通讯员队伍的扩大而逐日逐月逐年增加,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采访任务,一路迤逦走来,却也走出了自己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网站编辑工作量之大,一组数据或许能管窥之。一年大致编发稿件信息逾万条上千万字,那么,这只是浏览编辑来稿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说阅读经典名著,入胜引人,那是一种享受,而编辑是一份“为他人做嫁衣”的行当,是一份默默付出的幕后工作。王艳芹在这个岗位上却做得不亦乐乎,从无怨言。相反,她借助兖矿集团网群和通讯员耐心沟通交流,在探讨网络新闻写作方面和通讯员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建立了良好的互动,激发了通讯员踊跃写稿投稿的积极性,好稿、精稿也就雨后春笋般的逐渐多了起来。用王艳芹自己的话说:“通讯员大多是兼职,很不容易,积极性很高,在沟通交流中自己也受到了鼓舞和锻炼”。这是一种虚怀,也是作为编辑的低调吧。
王艳芹常常在工作沟通中反思:作为一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十多年的编辑、记者,在当前煤企形势加剧、新闻宣传工作责任使命更加艰巨的当下,如何最大程度地积聚和迸发新时代媒体工作者的能量热情,服务于集团公司度危求进、逆势发展?
去年12月16日,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岳宝德调研新闻中心时,给全体新闻工作者提出一个极为光荣也非常关键的要求:新闻宣传工作要与企业品牌形象同步提升,新闻宣传工作者要紧贴党政脉搏,聆听职工声音,传递一线温度。王艳芹当时作为记者采访,对这段话记忆清晰。这短短的几句话,浓缩了做一名合格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必要素质:精业、敬业、专业。她为此感叹:身为集团公司新闻中心的一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知识女性,怎能不由衷地感恩企业搭建的被作为“喉舌”的工作平台?!怎能不珍惜采访历程中可亲可敬的一线职工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精神财富?!
回首与新闻采访和稿件相伴的日日夜夜,定格在王艳芹的笔锋和镜头中的是各行各业一线职工朴实勤勉的身影,沉淀在她脑海和记忆中的是兖矿人奉献岗位、忘我工作的动人事迹。她最难忘第一次到北宿矿薄煤层下井体验采访,矿工师傅的辛苦场景让她忍不住热泪盈眶,给她的心灵剧烈震撼,让她真正读懂了“兖矿人”的坚韧与自强;难忘到鄂尔多斯能化、贵州能化等驻外单位采访时,对外开发将士们战风沙、拓荒漠、斗严寒的背影令她一次次情牵动容;难忘在寻找最美物业人采访中,社区管理中心的维修工凌晨两点为居民抢修卧室主管道,满身的汗水遇到寒风刺骨如冰,她随维修工们一起来到居民家中,看到他们蹲在马桶旁边修理管道连续一个多小时一刻也不停,在她的眼中,身穿打补丁工作服的他们是兖矿人最美的表情;还有总院的白衣天使们进家庭入社区到乡村开展义诊活动;信达公司员工常常义务帮助照顾老弱病残人员及醉酒顾客……每当她满怀深情编辑一篇篇来自集团本部和驻外的网站稿件,每当她眼含热泪写下一篇篇采访札记、通讯和言论文章,每当她用图文向外界传递着他们奋进的身姿、昂扬的精神,她的内心更加坚定了当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者的信念。
当前,集团公司形势难,发展更难,用情、用心、用力锤炼和打造优秀的新闻作品,激励人、鼓舞人、带动人显得尤为重要。到基层去,到职工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正是怀揣着这样“接地气”的朴实 信念,作为“新闻媒体人”中的一员,王艳芹和大家一样把情用在对基层单位内部市场化管理、“三减三提”、“大众创新 全员创效”、“干事创业发展 认真用心功成”、“四有一好竞赛”等先进做法的关注上,紧密结合单位特点和实际进行新闻策划、座谈调研、采访交流,到井下一线、厂点车间、区队班组捕捉最真实、最鲜活的素材。《贵州能化:有煤的地方就有杜鹃花》,《鲁南化工:重奖背后的苦与乐》,《鲍店矿“双创”活动:从心间到指尖》,倾情报道北宿矿薄煤层矿工的《春深十七层》、《无声的采访》,《世纪花园的“羊毛”是咋长在狗身上的?——社区管理中心“零成本”改造试点小区用电系统小记》,《寻找最美物业人——一封感谢信引发的故事》等文章从王艳芹的笔尖和镜头中流出,表达着她对可亲可敬的一线职工、对外开发将士们崇高的礼赞和尊敬。
读者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的同时,也许并不知道,她的这篇篇精致佳作却是在完成日常编辑工作、临时性采访任务,晚上安顿好儿子入睡之后挑灯夜战完成的。据她讲,有时候凌晨三点多还因为灵光一闪而一跃起床,把一篇通讯一气呵成。这份付出的回报就是:王艳芹成长为新闻战线上具有个性品牌的骨干,越来越多的部门、单位点名请她去为通讯员做网络新闻写作培训,点名请她去针对一些议题作深入挖掘报道。这种类似“点单”式的采访邀请,在集团全面推进内部市场化建设的当下,也成了大家谈论或探讨的热门话题。
当前,集团公司这艘巨轮在行进中遭遇了市场风暴、逆流暗礁,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为企业形势加油助威,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担当和使命。作为兖矿集团网的一名编辑、记者,王艳芹在做好集团公司、事业发展公司会议、活动、调研报道,日常编辑工作以及自主采访报道的同时,在兖矿集团网群中创意策划“面向基层干部职工群众征集逆势闯关、应对危机的网友感言”,从井下工人到拣矸女工,从新分大学生到八旬离退职工,从驻外到本部,上千条感言汇成一股股热流涌向兖矿集团网站编辑部,这些反映职工心声、汇集群众智慧、传递基层温度的“原生态”声音引起集团上下的共鸣,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充分肯定了这一做法,明确要求将部分网友感言作为榜样2015颁奖典礼的一项内容,鼓舞全体干部职工“风雨同舟 勇往直前 再创辉煌”。她还先后参与了集团公司第七届感动兖矿人物颁奖词、榜样2015颁奖典礼活动报道,2016年春晚颁奖晚会主持词等撰写工作,针对企业内外形势分析和应对举措撰写的编辑感言《由一封信引发的感想》,在兖矿集团网作为大标题文章推出,受到网民的关注与好评。
每一次大型的活动结束,每一次大的新闻采访完工,每一次华丽的大幕落下,王艳芹和她的同事们不是弹冠相庆、击掌欢呼,而是冷静反思、理性思考——如果现场的音效再协调一些,如果颁奖词再完美一些,如果采访的话题再打开一些,如果新闻切入的角度再精致一些!因为敬畏——对岗位的敬畏、对榜样的敬畏;因为热爱,对企业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所有的学习、思考和行动,都是为了优质高效地站好“巾帼岗”。
用她在《由一封信引发的感想》中的一句话说:只要多一些奋斗,少一些消沉;多一些奉献,少一些索取,谁能说我们不能把市场的“冰与寒”转化为企业的“光和热”?!这不正是在集团公司采编一线不停歇奋战的“巾帼服务明星”——王艳芹内心精神世界的写照吗?!(兖矿集团网站)
在一次次活动中砺练成长
每日编辑兖矿集团网稿件是“必修课”
采访“身穿30年前衣服交千元党费”的侯玉英老人,情至深处,与老人热泪相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7 08:23:36 | 查看全部
好样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7 09:57:46 | 查看全部
请补充下新闻采访事假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0 21:20:15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鸿雁于2016-07-07 09:57发表的  :
请补充下新闻采访时间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