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8|回复: 1

颐和园一窝鹰鸮失踪 森林公安已介入

发表于 2016-7-7 10:16: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鹰鸮安家繁殖的树洞,鸟类爱好者曾拍到过雏鸟。如今该洞已变空。新京报记者 曾金秋 摄
  最近,颐和园西门附近的一棵大树上迎来了一对鸟儿栖息,并孵化出三只模样可爱的雏鸟,受到大家关注。但没过多久,大家却发现三只雏鸟不见了。记者了解到,这种鸟儿学名叫鹰鸮,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森林公安已经介入调查。
  鹰鸮在颐和园大树上安家繁殖
  护鸟志愿者田女士表示,两只鹰鸮大约是5月底来到颐和园西门内的一棵大树上繁殖后代。记者发现,这是一棵直径约为1米的大树,上面有一个树洞,周围工作人员介绍,这一对鹰鸮就是在该洞里繁殖后代。大约就在上周,这对鹰鸮繁殖出了3只小雏鸟。在她出示的一张鹰鸮照片中记者看到,三只小雏鸟从树洞中探出脑袋,羽毛呈灰白色。
  田女士说,她每天都会花3个小时来看鸟。还有很多摄影爱好者,也天天来拍摄小鸟的成长过程。此前,志愿者怕惊扰鸟儿的生活,曾请求园方增加保护措施,6月16日,园方在周围设立了警戒线和告示牌,提醒游客文明观鸟。此外,护鸟志愿者还制作了警示牌,上书“爱鸟护鸟,保持距离,不发怪声。”
  7月3日早上7时许,拍鸟的摄影爱好者像往常一样进了颐和园。“等了一上午也没有看到鸟,后来有人爬到假山上去看,发现鸟窝已经空了。”
  田女士介绍,此前雄鸟守候到6月24日后离开。“估计是雏鸟被掏窝了,所以雌鹰鸮也离开了。”
  在鹰鸮繁殖的这段时间里,田女士称自己每天都会花3个小时来看鸟。她曾特地查看过周围环境,发现颐和园西门附近并无鹰鸮天敌。“除非是特别凶猛的动物才会伤害到鹰鸮,比如雕鸮或鹗,但周围没有。”她表示,即便是鹰鸮被凶猛的动物伤害到,也不会一夜之间消失。而小鸟的翅膀还没长硬,肯定不是自己飞走的。
  丢失前一晚巡查人员还见到小鸟
  记者昨天下午探访颐和园时发现,鹰鸮栖息的大树位于颐和园西湖旁,大树上的树洞已空,周围警戒线及告示牌也已经被撤掉。在探访期间,也未曾看见手持照相机的人。
  发现鹰鸮失踪后,田女士联系了护鸟志愿者谷先生,他于中午拨打了报警电话。谷先生告诉记者,鹰鸮失踪后,护鸟爱好者们立即开始寻找线索,目前已经得到一些关于疑似掏鸟者的信息,并已经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海淀区森林公安,对方表示,此事暂时无法立案,但接下来会调取颐和园西门附近的监控查看。
  颐和园相关负责人回应称,2日晚巡查人员曾看见小鸟,3日时便不见了。该负责人表示,森林公安已介入调查,以其调查结果为准。
  提醒
  猎捕野生动物可判刑十年
  资深鸟友张率表示,鹰鸮是猫头鹰的一种,天性胆小,属于鸮形目鸱鸮科,喜欢吃啮齿目的动物和昆虫,“比如老鼠之类的,偶尔吃蝙蝠。”
  张率称,鹰鸮属于濒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北京地区不多见。“可能是颐和园的树比较有吸引力,以及野外栖息地破坏严重。”
  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表示,目前,我国刑法中规定了非法捕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该罪对捕猎、杀害珍稀、濒危动物没有数量上的要求,行为人只要实施了非法捕猎、杀害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即可以构成本罪,应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最高法2000年11月发布的关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二级保护动物“鸮形目”,如果猎捕、杀害的数量达到6只以上的,构成情节严重,应当判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据媒体报道,此前河南一大学生在家乡猎捕16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及购买1只苍头鹰。后辉县市法院一审以非法收购、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半。 (记者曾金秋 信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9 05:25:50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