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交通大动脉建设支撑经济社会升级发展。会议提出,培育壮大高铁经济新业态,促进沿线区域交流合作和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产业梯度转移,带动制造业和整个经济转型升级。这是中国首次提出“高铁经济新业态”概念。(7月2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众所周知,对高效通达的交通网络建设重点在于规划与布局,一个好的交通网络规划不但能惠及当地民众,而且还能泽及子孙后代。对铁路部门来说,以人为本、科学规划高铁运行路线,是为紧跟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发展步伐,缩短人们时空距离的利民之举,更是为带动城镇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的务实之举。
中国很多的著名历史、文化景点景区都坐落在小城镇。虽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出来的名胜古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使这些小城镇焕发了些许生机,但如果配以高效通达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则更添发展机遇。而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有着贯通东西纵横南北的高铁大动脉,众多的高铁线路和飞驰的动车,逐渐将这些美景和城镇连接起来,形成别具一格的“高铁经济交通圈”。
以大西高铁为例,以其“县县设站”成为我国高铁规划的一大特色,从太原南至西安北,沿途各县设置高铁车站。从山西太原出发,晋祠、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大槐树,到陕西大雁塔和兵马俑,沿途景点不胜枚举,不仅能饱览到从平地到高原的各种地形地貌的变化,还能让旅客尽情感受粗犷信天游和高亢秦腔的不同音乐风格,既激发了广大旅客出游意愿,更满足了沿途县镇百姓的出行需求,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
又如京沪高铁,从2011年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行,人们的旅途交通时间由最初慢火车时代的30小时缩短到5 小时以内,运营五周年里累计安全运送旅客突破4.5亿人次。从北京南站出发止于上海虹桥站,沿线贯穿京、津、冀、鲁、皖、苏和沪“三市四省”,京沪高铁以其舒适、快捷带来的现代感,也让生活在“三市四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得以相互融合,推动了相邻城市的“同城化”效应,加快了沿线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
再如合福高铁,以其“最美铁路”的美誉被国人熟知。合福高铁不仅美而且快,从合肥南至巢湖仅需15分钟,合肥南到铜陵仅需30分钟,合肥南到黄山仅需3小时,这是一条以合肥为枢纽,囊括皖、赣和闽三省的高铁线路。它途经沿线的许多县城和乡镇,福建闽清县、古田县,江西的婺源县和五府山镇,还有安徽的歙县和泾县等等,都是拥有许多历史文化底蕴的景点。运营已满一周年的合福高铁,逐步改变了区域运输格局,拉近了皖、赣、闽三省与外界联系的时空距离,使得沿途景区游客倍增,居民出行更加便利。
“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所带来的“高铁经济新业态”,在促进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不仅有效带动人口与资源的流动,优化沿线区域交流合作和资源配置,而且对加速城镇产业转移升级,以及整个中国制造业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极大推动作用。(李晓花)
来源: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