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集美职业技术学校是培育高级蓝领的摇篮。(本报记者黄嵘摄)
在今年“国赛”上获得金牌的刘韦韦(右)和指导老师陈延明合影。(集美职业技术学校供图)
“匠心”
即工匠之心,
提倡工匠精神
“三品”
品德、品质、品位
本组文/本报记者林桂桢应洁
在今年5月举行的201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集美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集美职校”)又斩获一枚金牌。
这块金牌的分量,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重量级别”就可见一斑。这项被职业院校称为“国赛”的比赛,由教育部发起,每年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是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可以说,能够在该顶级赛事中摘金夺银的,都是佼佼者。
这已经不是集美职校第一次获得“国赛”金牌了。事实上,集美职校一直是“国赛”金牌的摇篮——在2014年的“国赛”中,集美职校就斩获2枚金牌;2015年,集美职校又将一枚“国赛”金牌收入囊中,并且获得“国赛”成绩积分全省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在其他各级赛事中,集美职校也表现不俗,譬如,在2015年的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校就获得了4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2016年的同类赛事中,该校获得5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在全国竞赛中获得1金3银10铜。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职校办学的第一要务和“生命线”。一直以来,打造高级蓝领都是集美职校的终极办学理念。
面向转型升级培养紧缺人才
不仅要培养蓝领,还要多多培养高级蓝领的办学理念,体现出这所学校对大势的把握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去年五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提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换言之,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成为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掌握智能技术的尖端人才,将成为企业的宠儿。
当前,集美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据统计,辖区内的“金蓝领”人才缺少4000名,随着转型升级的深入,预计到2025年,“金蓝领”人才需求量将达万名以上。为此,今年2月,集美区推出“金蓝领人才培养工程”,提出要推进院校和企业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建立政府搭台、校企互动、产学结合、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为加快培养适应该区经济转型急需的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推进人文集美建设发展提供坚实有效的人才保障。
匠心理念育人打磨学生素养
集美职校作为深深扎根集美、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基地,紧贴地方产业导向,实行“双轨制”管理方式,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创造性地建立“企业学院”,为众多高校和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基地,并且开办“订单班”,全方位对接高校先进理念和企业需求,将学生培养成为掌握智能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在向学生注入先进技术理念的同时,集美职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此,该校创造性地提出了“匠心三品”理念:“匠心”,即工匠之心,提倡工匠精神;“三品”,即品德、品质、品位。这正与当前“中国制造”所需的“工匠精神”不谋而合,要求对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品质。集美职校希望学生都能提升职业素养,做到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著专一。
来源:厦门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