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父母催婚
■ 毕贞昌 烟台大学2015级毕业生
在我小时候,算命先生就给我父母预言道:“这个孩子在中学时候会有早恋,你们注意一下。”
果然到了中学,父母就对我的“早恋”保持高度警惕,隔三差五地就到班主任那儿探听我的感情动向,“风声”很紧。当时自己觉得学习是最重要的,所以即使碰上了心仪的女孩,也没敢迈出那一步。
恋爱经历能让人成长很多,“早恋”没成,其实现在想想,我挺后悔的。我曾不止一次地假想再回到那个时候,去谈一场“情窦初开”的恋爱,同时我也自信能做到恋爱与学习的双丰收。“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现在大学毕业了,父母也就把“催婚”提上了日程。
回到家,父母在饭桌上经常会谈到:“你的同学某某在几月几号结婚了”;“你同学某某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他的父母这么年轻就当上了爷爷奶奶”;“你同学家的孩子学东西真快,这么小就会叫奶奶了”。爷爷奶奶辈儿的催得就更直接了:“啥时候把你对象领回来给我们看看啊?”
我一直是理解我的父母的。不管是中学时的“防早恋”,还是现在的“催婚”,都是在为我操心、着想。他们从过来人的经验给我提供了可靠的建议。所以面对父母的暗示和提问,我都是比较理性地回答他们:“刚毕业,需要安定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感情问题的解决还不是第一位的任务。但我也是时刻准备着的,给我时间吧。”
时代不同了,三代人的恋爱结婚观念有较大的差异。爷爷奶奶辈儿的那个年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结婚生子的年龄都比较小,成家立业是“赶早不赶晚”。到了我父母这一代,再到我这一代,观念有了更多元开放的变化。如今,每个人通过网络就可以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事物和新鲜观念,每个人对恋爱和结婚这种大事都会有自己的考量,所以儿女与父母之间应该有更多的选择与包容。
凌 波整理
沟通化解隔阂
■ 王 浩 中国人民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妈跟我说:“儿子,别太早谈恋爱,大学学习也很重要。”我爸估计也是这么想的,他们俩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父母。
我知道爸妈的顾虑,是怕影响我学习,尤其是对于我这种高中专心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更怕我到大学就松懈了。大概还怕我刚离开父母,心智不太成熟,不会处理感情问题。我们班一些女生的父母不想让女儿太早恋爱,还因为担心女生会吃亏。
但是很有缘,我大一下学期就找到了女朋友。半年之后才跟父母说,当时他们有点儿不高兴,也没说什么。但是,知道我谈恋爱之后,每次打电话都问东问西,今天跟女朋友去哪儿了呀,女方家里情况怎么样呀,问得我很烦。我开始的时候赌气,不给他们打电话,但是父母主动打给我,又很烦。再后来我就想他们也就是怕我处理不好,所以就转变策略,打电话时适当提及一些我跟女朋友相处的事情,让他们放心。慢慢地,他们也就不问了。
到现在我跟女朋友已好了6年。大学毕业时,我爸就问过我结婚的事情。等我考上了研究生,很多同学连孩子都有了,我爸妈就有点儿急了。现在硕士毕业,他们又开始催。对于他们来说,给孩子办婚礼是一生中的大事,也是所剩不多的大事,办完了心理上就轻松了。再说,我跟我女朋友都好这么长时间了,我爸觉得要有个结果。他还有一个考虑,想让我赶紧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毕竟结婚了身份就不一样了。
不过,我现在还不想结婚。毕竟我刚毕业,什么物质基础都没有,我不太想完全依赖父母。爸妈岁数也不小了,供我读书这么多年,不想再让他们辛苦。看他们急,我就把想法跟他们说了。他们很理解,反而安慰我:没事,这些事情是爸妈应该做的,你只需要把你的事情办完。
现在,其实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毕业后尽快结婚,所以干涉大学谈恋爱的情况已经慢慢变少了,我觉得我爸妈的想法就有所改变,要不然,毕业后哪儿能那么快找到合适的人?我们虽然有过小的冲突,但是还好,我主动跟他们交流沟通,体谅他们,他们也就尊重我。这样一来,我们双方的冲突就很容易化解了。
丁 琪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