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30|回复: 0

“最幸福城市”最不靠谱

发表于 2009-12-29 20:36: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瞭望东方周刊》等主办的“2009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6日在西安揭晓,杭州、成都、宁波、西安、昆明、长沙、南京、银川、南昌和长春十大城市入选。

    扬子晚报发表殷国安的文章:最具幸福感城市共有10个,而网上新闻的标题却是“杭州南京入选09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引起了网友的议论,而且,有趣的是,议论就主要针对这两座城市:这两城市斑马线上能撞死人,醉驾能撞死5个人;南京出了个彭宇案还有好多“后续”、杭州有著名的70码,“这俩城市可真‘幸福’!”可能有人不忿了:也不能因为出了个徐老太(向彭宇索赔者)、70码,就整个抹杀这两座城市的幸福感吧?这不是以偏概全吗?不过,我以为,这就是“木桶原理”。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其他木板再长是没用的。同样,幸福感也是这样。你可以把一个人的幸福感列出10个指标,但是,不管这个人多么有钱有势,有车有房,有友情有亲情,只要他自己得了绝症,就肯定不可能“最幸福”——“健康”这一块短板就让幸福感消失殆尽了。城市也是这样。你虽然可以把幸福感列出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发展速度、文明程度、赚钱机会、医疗卫生水平、教育水平、房价、人情味、治安状况、就业环境、生活便利等12项指标,但只要有一项较差,就可能让幸福感化为乌有。比如,房价过高,只要有这一条,就谈不上幸福。此前深圳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市,就遭遇这种质疑;比如,公共生活出了问题,道德、法治环境出了问题,也会让幸福感丧失。徐老太和70码的事,就可能成为城市幸福这只木桶的“短板”,影响整个木桶的容积。懂得了城市幸福感的“木桶原理”,就是要让我们的城市领导者认识和解决城市幸福的“短板”,让最穷苦的人感到幸福,让最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幸福感城市不是挂在官员胸前的“政绩徽章”,而应该是和市民共享的看得见的幸福,是房子、大米、食用油,是医疗、教育、保险,是社会治安、邻里关系,以及斑马线上的车速。

    小蒋随想:幸福是相对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转型期许多社会问题仍处于拉据战中。如果要往上比,和北欧那些高福利、高收入、高文明程度的国家相比,中国没有一个城市可以说是“最幸福”的。那么,中国人是不是很不幸?显然也不能这么说。改革开放三十年,虽然存在贫富差异、地区发展不均衡,但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今天的人们可以说自己不够幸福,但整体的向好趋势有谁会否认?将“木桶理论”引入到幸福感中,如果作为对行政者的激励是有益的;但是,有些事切勿走极端,也就是将其它的进步一律抹杀。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完美的,善与恶,美与丑永远是相对的。我们反对报喜不报忧,更反感以歌舞升平掩盖问题与矛盾。但是,如果将焦点全部放在丑恶的一面上,也可能令人心态失衡。最具幸福感,或是最不具幸福感,这种评选本身就是在挑起两极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