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1|回复: 0

盘活闲置资源   房屋入股托管  淄川:“房东经济”成脱贫新路

发表于 2016-7-13 23:45: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寨里镇西崖村是一个只有145户的小山村,三面环山,生态环境优美,房屋都是青石房子,颇具山乡特色。但随着村民们的大量外出务工,许多的房屋闲置甚至坍塌。
淄川上元斋第五代传人赵峰把75户闲置的房屋租赁过来,流转了200余亩土地,对村庄进行整体托管。按照“一核心三片区”的整体规划,从2014年开始,建设山东泰溪文化创意园。总投资3.5亿元、占地1000亩,计划用5年时间、分两期完成。
“对于许多贫困户家庭来说,房屋就是他们唯一的资产。通过企业整村托管、集体组织代管、村民入股、长期租赁等多种形式盘活这些闲置多年的房屋资源,既满足了城市市民的休闲需求,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农副产品销售,一举数得。‘房东经济’已经成为淄川百姓脱贫致富的新路径。”淄川区扶贫办主任史涛说。
据悉,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房东经济”已遍布全区,特别是具有浓郁乡俗民情的传统村落。目前,全区468个村居中,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村落达到70%左右,并且许多村庄都有300年以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颇具格局特色。而这大部分的传统村落都坐落于淄川区东南西部山区。其中拥有梦泉村、上端士村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土峪村、涌泉村等26个省级传统村落,全区丰厚的传统村落资源,着实让人有些吃惊。
随着时代发展,山里人们纷纷选择进城打工、买房,大量的房屋被闲置。相反,为了实现原生态养生,城里人都到山区去休闲、旅游、居住,与百姓交流互动、碰撞火花。顺势而为,淄川区通过多种方式,盘活闲置房屋,让村民变身股民,发展乡村旅游,“房东经济”应运而生。
太河镇地处淄川东南部山区,淄博市最大的饮用水源保护地太河水库坐落于此。为保护水源,镇域内禁止审批一切新上的污染性项目。许多村庄都是一条独立的小山嵧,形成了独特的微小气候,生态环境优美,除了深厚的文化历史资源,还有古房石屋、农耕田园、石磨石碾等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资源,以及淄博池梨、长虹枣、仁用杏等地方名优果品。该镇先后荣获峨庄古村落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矿泉水之乡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8个国字号荣誉,是天然的生态氧吧、休闲乐园和养生小镇。
肖长平A类、1栋,肖书同C类、1栋,韩香芬B类、1栋……在太河镇柏树村的村委办公室,一行行资料占满了整个黑板,让人甚是费解。“这是第一批被合作社托管的入股房屋情况。”村主任肖长东解开了谜底。
柏树村是一个只有137户的小村,随着村民的搬迁外出、进城买房,闲置的房屋高达60余套,许多甚至面临坍塌。今年初,肖长东组织成立了淄川大柏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20人,每人以2万元形式入股,把4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通过合作社把村民闲置的房屋盘活,划分为ABC三类,按照“修旧如旧”进行修缮,保持古村落原有风貌,走中高端路线,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百姓脱贫。
作为全区美丽乡村的试点之一,柏树村依托中国乡村建筑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首批计划建设ABC三户样板房,第二批计划建设30户,目前全部都签订了协议。据悉,A类房屋指的是院落独立完整、整体不错,稍微整理就可以入住;B类虽然也是独立院落,但条件比A类要差一些。村民以房屋入股,进行利润分成。A类房屋,如果是自己投资修缮,利润是三七分成,即个人占七、合作社占三;如果是合作社修缮,占比分成就反过来;B类,则是二八分成,规则和A类一样。
现年80岁的刘维艾,2个儿子和1个女儿都已去世,是典型的贫困户。大儿媳、还有孙子刘博在城里居住,2个儿子的房屋都闲置着,合作社把她现在居住的二儿子的房屋收购过来,由于是B类房,投入8-10万元进行整修。老人不需要任何投入,不仅房子得到了修缮,而且还变身股东,得到二成的利益分红。“这里面韩香芬、白秀芳等人都是贫困户。”肖长东指着黑板上入股的房东说。
村民改造房屋的积极性非常高,就连多年在外的村民都回来参与。67岁的肖长水,离开柏树村已经有30多年了,房子一直闲置着。如今,他把自己3间闲置房报名入股,净得利润分成。
柏树村共有18户、41名贫困户,为了更快的促进贫困户脱贫,该村依托原有的酒坊、染坊、油坊和磨坊,在旧址上进行恢复建设,展现传统酿酒、织布、榨油和磨面等古法技艺,打造原生态的产业链。注册成立大柏树品牌,带动核桃、花椒等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同时,成立专门公司管理房屋托管、住宿事宜,解决带动贫困户就业。
“自己整修房屋,可以从合作社申请贷款,利息比银行要低很多,一旦受益分红可占到七成和八成,加快脱贫步伐,利息差额由合作社负责补上。”肖长东为贫困户支招。
踏着绿荫石板路、闻着清新的花香、听着鸟儿的吟唱……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风景优美的秦家庄村。而此时,村书记肖光红正在秦家客栈秦瑞贞家仔细查看,“周六有50多个学生要来住宿,一住就是十来天。俺的挨个客栈都检查一遍,看看还缺啥不。”他高兴地说。
秦家庄村常住人口只有130余人,贫困户4户5人,因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经济薄弱,村民外出打工的打工、搬走的搬走,村内闲置院落高达50余套,虽年久失修,却是发展民宿旅游的宝贵资源。
在帮扶单位淄川区供销社的帮助下,秦家庄村于2015年11月注册成立淄川三元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先期挑选11户独立的农家院落进行修复,发展体验式居住的农家乐。“秦瑞贞家”“秦立业家”,一个个院落以乡亲们的名字命名,小村庄变成“秦家客栈”。
秦家庄村保留了每家每户房屋原貌,修旧如旧。在邵勤厚家,八仙桌、老柜子、毛主席像、《列宁选集》等老物件保存完好。在村委西侧,秦家庄村专门规划了一套旧房子,石磨、石碾、石房、烧火炉子、煎饼鏊子一应俱全。游客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真正享农家乐。也可以跟着村里的向导爬三元山,在原生态天然氧吧尽情呼吸,还可以与村里的老人同住一个屋檐下,找老人当“农伴”,一起采摘、种地、采中药、做香包、学剪纸,了解民俗、种植知识。
在秦家客栈李秀英家,来自齐鲁石化的一家人正住在这里。现年80多岁的李秀英偏瘫在床,是典型的贫困户,跟着孙子在淄川,家里的房子闲置着,村里把她的房子简单整修了一下,个人不需任何投资,按股分红,第一年就能分到1200元,随着游客的增多,分红还会逐步增加。
“自五一营业以来,已经接待了200余人次,供不应求。这既盘活闲置资源又让村民增收!我们还会陆续增加,扩大接待能力。”村书记肖光红说。
     (闫盛霆 仇慧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