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2|回复: 0

文创产业功夫在诗外

发表于 2016-7-14 13:57: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前些天,朋友圈里流传着一段动画:明成祖朱棣从画像中跳出来,唱着Rap,玩着自拍,用微信、QQ等与自己后宫和大臣联络……虽然大家已经习惯了故宫的守正出奇,但这更“潮”的创意还是让一众网友直呼“萌化了”。600岁的故宫,正在与互联网进一步亲密接触,不断扩展自己的影响力。
  文创产业怎么搞?故宫的做法颇有可取之处。故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承载处,拥有的资源可谓得天独厚。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她能俯下身子接地气,在“卖萌”与文化传承中找到契合点,激发人们的文化热情,探索出了一条文创发展的有效路径。事实说明,越是温馨的、贴近百姓生活的东西,越会受欢迎。故宫文创的走红,更多功夫怕是下在了卖萌之外。
  传统文化,其幽静深邃堪比深深庭院,正是因为有最单纯、最本初的文化热爱,路过之人才愿意叩开门扉,一探究竟。以或萌或雅的方式吸引人来,只是极为关键的第一步。而最终决定大家能在这庭院之中停留多久的,还是文化本身的魅力。因此,判断文创是否成功,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看能否将吸引人的巧妙形式与留住人的文化内核融会贯通。但就当下的一些文创产品而言,有的千篇一律、粗制滥造,一提起文创就是“杯子+图案”之类,毫无吸引力。有的虽在形式上臻于精致,却徒有其表,脱离文化土壤生编乱造,为创而创、为萌而萌,甚至将恶搞等同于创意。凡此种种,无异于走歪跑偏,值得警惕。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阳春白雪”的传统文化,都是一种仰望的姿态,认为那可望而不可即,于是常常过而不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搞好文创,需要首先激发起人们对文化的浓厚兴趣,然后同样重要的,是想方设法保留住它。如此,人们才会在文化探索的旅程中拾级而上,走得更深、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