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2|回复: 0

如何做到“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

发表于 2016-7-16 08:31: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笔者认为,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永远保持党与人民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是我党面对国内外风险与干扰,应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破除顽障痼疾,开拓前进的根本保证。
  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观的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根本标志。“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历史和现实表明,我们党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中国共产党要长期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最根本的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信念不能移。
  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在全社会凝聚改革共识,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和公平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把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不竭的创造活力,不断释放全社会的创造能量,确保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作为党的核心工作。
  笔者认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就必须切实保障人民的宪法权利、幸福生活权利,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在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要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科学谋划人才工作,努力形成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的良好环境。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作者系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