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8|回复: 1

观坦赞铁路 忆中赞友情——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主题党建活动纪实

发表于 2016-7-17 21:17: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非洲中东部的草原上蜿蜒着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部非洲的交通大干线——坦赞铁路。它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自1976年正式通车以来,这条传奇铁路已开通了整整40年,每周两趟地行驶着往返于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之间的列车。吸引中国游客的不仅是它沿途绮丽的非洲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中国迄今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所见证的中坦赞三国政府与人民的深厚友谊。它和沿途修建的320座桥梁、22条隧道、93个车站以及长眠于坦赞大地上的66名中国援建人员,共同构筑了新中国60多年历史中一个独特的符号。在建党95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的党员们被这条凝聚着中国援建工人血汗的铁路深深感动着。
  赞比亚当地时间7月2日一大早,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的党员们从位于赞比亚北部的铜带省基特韦市驻地出发,一路向南160公里,过卡皮里市区,左转便来到了新卡皮里姆波希车站,这是坦赞铁路的终点。站长斯穆塔拉先生早已在车站广场等候,为了今天的活动,他还特意穿了一件坦赞铁路文化衫,上面印着铁路全长1860公里和当时的三位国家元首头像。他从车站广场上的“铁锹”形石碑向我们介绍起坦赞铁路。这座既像树叶又像铁锹的建筑是中国援建队伍唯一留下的纪念碑,象征着铁路修建前脚下的那片树林和为铁路挥锹流汗的三国人民。有同志问起牺牲的中国援建人员埋葬地,他告诉我们大部分牺牲的人员埋在坦桑尼亚,在赞比亚路段牺牲的十多名中国援建人员埋在卡皮里以东400公里。他带着我们来到车站门前,指着车站很自豪地说:“这里的一切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模样,中国人修建的工程质量非常棒,比英国人修的铁路好得多。”踏上候车大厅的台阶时,有同志不禁惊呼,难怪赞比亚工作人员称赞工程质量好,就连修筑台阶所用的金刚砂都是当时国内最好的材料和技术。我们一路参观,从候车大厅、售票窗口、信号控制室到中国近期捐赠的火车头、车厢,熟悉的汉字随处可见。蓝白相间的车厢以及砼枕上刻着的“中国”字样如时光机一般不仅把我们拉回了祖国,也拉回了修建坦赞铁路的40年前。在场的每一位同志都跟着站长沿着站内的铁轨,踏过每一块砼枕,在经历了40年风雨洗礼的铺路石和铁轨中穿梭,最终走到了坦赞铁路的修建末端,在那块刻着“1860”字样的石碑前伫立良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到联合国,是被非洲兄弟抬进去的。”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在自身还处于极端贫困的情况下,为帮助坦赞两国修建这条铁路,中国先后派出5万多人次,牺牲了66位同胞。这些同胞中约有30%牺牲在工地、40%牺牲于交通事故、30%被恶性疟疾等疾病夺走生命。坦赞铁路,是中国对外援助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工程。它让中国人民与坦赞两国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
  此次参观使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的党员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实力和慷慨胸襟,增强了在场的共产党员的“三个自信”。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40年的发展极大地拉开了中赞两国的差距,我们在享受自身改革开发成果的同时,还在持续不断地加深和拓展与赞比亚多方面的合作。所有在赞的共产党员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学习先辈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促进中赞两国发展的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我们的责任与荣光,愿中赞两国友谊地久天长。
  (滕艳 陈碧玮 钟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6 08:11:24 | 查看全部
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